春风亦要榆钱买。满苍苔、残雪正微带。
玉女祠前,有相思、未曾还债。
风吹去,片片撩人可奈。牛郎不向天公贷。
恁年年、得与圣姑会。典却瑶琴,欲求凤、玉箫难代。
啼痕湿,羡杀陶朱货贝。
春风亦要榆钱买。满苍苔、残雪正微带。
玉女祠前,有相思、未曾还债。
风吹去,片片撩人可奈。牛郎不向天公贷。
恁年年、得与圣姑会。典却瑶琴,欲求凤、玉箫难代。
啼痕湿,羡杀陶朱货贝。
这首《月上海棠》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其内容描绘了春日里自然景色与情感交织的场景。
开篇“春风亦要榆钱买”,以拟人化的手法,将春风赋予了购买力,形象地展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接着,“满苍苔、残雪正微带”描绘了春日初至,雪未完全消融,苔藓覆盖大地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寒意的氛围。
“玉女祠前,有相思、未曾还债”一句,借玉女祠前的情景,表达了相思之情难以言表,如同债务般无法偿还,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情感体验融合在一起。接下来,“风吹去,片片撩人可奈”通过风的轻拂,将飘落的花瓣比作撩人的使者,既表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也暗示了情感的触动。
“牛郎不向天公贷”一句,借用牛郎织女的传说,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但又强调了这种追求并非轻易可得。“恁年年、得与圣姑会”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表达了每年一次的相聚之难得,以及对这种短暂而珍贵时光的珍惜。
“典却瑶琴,欲求凤、玉箫难代”运用了典故,瑶琴、凤凰、玉箫都是古代文人雅士喜爱的乐器或象征物,此处表达了主人公为了追求心中的理想,不惜代价,甚至愿意牺牲珍贵之物,但最终发现这些都无法替代心中的渴望。
最后,“啼痕湿,羡杀陶朱货贝”以陶朱(即范蠡,春秋时期著名的商人)的财富为对比,表达了对主人公情感追求的同情与理解,同时也暗示了在物质与情感之间,人们往往更倾向于后者。
整体而言,《月上海棠》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里的自然美景与深刻的情感交织图景,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爱情以及人生价值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