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吊念祖台·其一》
《吊念祖台·其一》全文
清 / 全祖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一卷酸心录,书亡堂亦迁。

事曾闻旧史,地应溯平泉。

怪石枯藤绕,荒塘乱藻缠。

百年遗献尽,相对足凄然。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全祖望所作的《吊念祖台(其一)》。全诗通过对“一卷酸心录”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哀伤、缅怀的氛围。首句“一卷酸心录,书亡堂亦迁”以“酸心录”开篇,暗示了书中所记载的内容充满了悲痛与哀愁,而“书亡堂亦迁”则表达了物是人非、历史变迁的感慨,引出了对过往的追忆。

接下来,“事曾闻旧史,地应溯平泉”两句,通过“旧史”和“平泉”这两个意象,进一步深化了对历史往事的回顾与追思。平泉,原为唐代名园,此处借指历史上的美好之地或人物的故居,与“书亡堂亦迁”相呼应,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记忆的消逝。

“怪石枯藤绕,荒塘乱藻缠”描绘了一幅荒凉、寂寥的画面,怪石、枯藤、荒塘、乱藻,这些自然景物的衰败景象,象征着时光的无情与历史的沧桑,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逝去岁月的深深怀念。

最后,“百年遗献尽,相对足凄然”点明了主题,表达了对百年间遗留下来的美好事物逐渐消失的哀悼之情。面对这一切,诗人不禁感到无比的凄凉与悲伤,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沉痛融为一体,使得整首诗在哀婉中蕴含深沉的历史感与人文关怀。

综上所述,《吊念祖台(其一)》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人事无常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过往美好事物的深情缅怀,是一首充满哀愁与哲思的佳作。

作者介绍
全祖望

全祖望
朝代:清   字:绍衣   号:谢山   籍贯: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   生辰:1705-1755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猜你喜欢

如梦令.昨日

花朵朵如人泪。一盏酒来竟醉。

拼醉不教醒,看好时光都废。无味。无味。

滑是一团疑谜。

(0)

满江红.寿方山·其二时年五十有一

齐鲁之间,许君是、须眉男子。

歌伏枥、壮怀消灭,减肉生髀。

草檄百蛮功未展,裹粮五岳游方始。

算春秋、三万六千场,平分矣。鸿鹄志,谁能拟。

姜桂质,终难徙。肯随他、踰淮卢橘,化而为枳。

孔北海豪杯斝在,孟东野老诗篇美。

倚江楼、秋夜共吹箫,鱼龙起。

(0)

清平乐.甲申五十七岁

停云待雨,漠漠春无主。

昨日思量今日误,鱼浪赚人良苦。

愁来无绪无端,有谁妙解连环。

些子东风残梦,如何尔许萦牵。

(0)

谒金门二首·其一

帘不卷,帘外乌声千转。

心事至今犹电幻,梦多愁更乱。

旧约山轻海浅,新恨水长天远。

雁讯不来空缱绻,讯来肠又断。

(0)

木兰花.连日苦暑,得雨喜赋

连朝赤帝行躔道,热属炎官张火纛。

残书欲读眼生花,新句虽成愁写草。

宵来猛雨疑山倒,接畛清泉活枯槁。

云巢百事任安排,只向天公求一饱。

(0)

水龙吟.己巳二月象甫还里,出竹石丈象徵题,象为郑叔问补图,即用叔问题象韵

朝来东阁重窥,苔痕草色当年异。

絮筛风劲,萍黏浪转,晨星还几。

西塞春残,谁怜蓑笠,閒渔身世。

须眉再觌,云寒石瘦,有无限,低徊意。

追忆黄鸡恶识。吊长沙、日斜庚子。

神山飘渺,海枯尘黯,青鸾难致。

冰雪荒江,风烟乔木,茫茫感此。

绎泉明、遗令旧家松菊,道归来是。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