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酸心录,书亡堂亦迁。
事曾闻旧史,地应溯平泉。
怪石枯藤绕,荒塘乱藻缠。
百年遗献尽,相对足凄然。
一卷酸心录,书亡堂亦迁。
事曾闻旧史,地应溯平泉。
怪石枯藤绕,荒塘乱藻缠。
百年遗献尽,相对足凄然。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全祖望所作的《吊念祖台(其一)》。全诗通过对“一卷酸心录”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哀伤、缅怀的氛围。首句“一卷酸心录,书亡堂亦迁”以“酸心录”开篇,暗示了书中所记载的内容充满了悲痛与哀愁,而“书亡堂亦迁”则表达了物是人非、历史变迁的感慨,引出了对过往的追忆。
接下来,“事曾闻旧史,地应溯平泉”两句,通过“旧史”和“平泉”这两个意象,进一步深化了对历史往事的回顾与追思。平泉,原为唐代名园,此处借指历史上的美好之地或人物的故居,与“书亡堂亦迁”相呼应,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记忆的消逝。
“怪石枯藤绕,荒塘乱藻缠”描绘了一幅荒凉、寂寥的画面,怪石、枯藤、荒塘、乱藻,这些自然景物的衰败景象,象征着时光的无情与历史的沧桑,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逝去岁月的深深怀念。
最后,“百年遗献尽,相对足凄然”点明了主题,表达了对百年间遗留下来的美好事物逐渐消失的哀悼之情。面对这一切,诗人不禁感到无比的凄凉与悲伤,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沉痛融为一体,使得整首诗在哀婉中蕴含深沉的历史感与人文关怀。
综上所述,《吊念祖台(其一)》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人事无常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过往美好事物的深情缅怀,是一首充满哀愁与哲思的佳作。
齐鲁之间,许君是、须眉男子。
歌伏枥、壮怀消灭,减肉生髀。
草檄百蛮功未展,裹粮五岳游方始。
算春秋、三万六千场,平分矣。鸿鹄志,谁能拟。
姜桂质,终难徙。肯随他、踰淮卢橘,化而为枳。
孔北海豪杯斝在,孟东野老诗篇美。
倚江楼、秋夜共吹箫,鱼龙起。
朝来东阁重窥,苔痕草色当年异。
絮筛风劲,萍黏浪转,晨星还几。
西塞春残,谁怜蓑笠,閒渔身世。
须眉再觌,云寒石瘦,有无限,低徊意。
追忆黄鸡恶识。吊长沙、日斜庚子。
神山飘渺,海枯尘黯,青鸾难致。
冰雪荒江,风烟乔木,茫茫感此。
绎泉明、遗令旧家松菊,道归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