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最初无善可旌,归来和雨听江声。
自怜老眼昏花甚,乞得晴窗夕照明。
莲叶系舟惊水满,鱼须拄颊看云行。
君能著屐时相过,犹有残春一雨莺。
上最初无善可旌,归来和雨听江声。
自怜老眼昏花甚,乞得晴窗夕照明。
莲叶系舟惊水满,鱼须拄颊看云行。
君能著屐时相过,犹有残春一雨莺。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与深沉情感。首联“上最初无善可旌,归来和雨听江声”以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追求,即使在平凡的生活中也能找到心灵的慰藉。颔联“自怜老眼昏花甚,乞得晴窗夕照明”则流露出岁月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但诗人依然渴望在晴朗的窗前,享受最后一抹夕阳的温暖。
颈联“莲叶系舟惊水满,鱼须拄颊看云行”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乘舟于湖面,被满溢的莲叶和悠然游动的鱼儿所吸引,同时抬头仰望云卷云舒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界的亲近与敬畏之情。尾联“君能著屐时相过,犹有残春一雨莺”则邀请友人共赏春末夏初之际的雨后莺啼,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宋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
金门画史小李徒,何年写此秋江图。
斜阳杳杳下林杪,隔岸几点青山孤。
时当深秋八九月,红叶似锦烟中铺。
清霜萧萧悴高柳,浅水猎猎涵疏蒲。
茅亭一个傍山麓,人迹不到堆寒芜。
就中岂无高尚者,皓首甘作林泉枯。
江头二客久不去,气岸颇似黄与苏。
抱琴何处觅知己,矫首眺望仍踟蹰。
矶边舴艋差可渡,似欲放浪为欢娱。
水清沙白秋正肃,佳趣彷佛君山湖。
断霞留影带残雨,连雁欲下相惊呼。
前村有酒可剩酤,亦有巨口淞江鲈。
江山若此岂易得,览胜不来空负吾。
望中疑是尚书宅,青红楼阁相萦纡。
书声隐隐起林壑,剑气烨烨腾天衢。
年登百顷刈云子,岁晚千头收木奴。
地灵岂徒富物产,人才项背无时无。
凤池乌府相照耀,山川钟秀信不诬。
君家世业有如此,辋川赤壁焉能逾。
何时许我载轻舸,与君汗漫直上寻蓬壶。
《秋江晚眺图为曹宪副廷彰题》【明·童轩】金门画史小李徒,何年写此秋江图。斜阳杳杳下林杪,隔岸几点青山孤。时当深秋八九月,红叶似锦烟中铺。清霜萧萧悴高柳,浅水猎猎涵疏蒲。茅亭一个傍山麓,人迹不到堆寒芜。就中岂无高尚者,皓首甘作林泉枯。江头二客久不去,气岸颇似黄与苏。抱琴何处觅知己,矫首眺望仍踟蹰。矶边舴艋差可渡,似欲放浪为欢娱。水清沙白秋正肃,佳趣彷佛君山湖。断霞留影带残雨,连雁欲下相惊呼。前村有酒可剩酤,亦有巨口淞江鲈。江山若此岂易得,览胜不来空负吾。望中疑是尚书宅,青红楼阁相萦纡。书声隐隐起林壑,剑气烨烨腾天衢。年登百顷刈云子,岁晚千头收木奴。地灵岂徒富物产,人才项背无时无。凤池乌府相照耀,山川钟秀信不诬。君家世业有如此,辋川赤壁焉能逾。何时许我载轻舸,与君汗漫直上寻蓬壶。
https://shici.929r.com/shici/cIjcYr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