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秋声入短琴,江边萧瑟起枫林。
空歌白雪儿童笑,不负沧波老子心。
钓石摩挲云气暖,睡沙展转月痕深。
眼中昏嫁随时了,只有床头鬻犬金。
何处秋声入短琴,江边萧瑟起枫林。
空歌白雪儿童笑,不负沧波老子心。
钓石摩挲云气暖,睡沙展转月痕深。
眼中昏嫁随时了,只有床头鬻犬金。
这首明代诗人陈献章的《馀兴》描绘了一幅秋日江边的闲适景象。首句“何处秋声入短琴”,以琴声带出秋意,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敏感。接着,“江边萧瑟起枫林”描绘了枫叶在秋风中摇曳的场景,渲染出一种凄清而富有诗意的气氛。
“空歌白雪儿童笑”写的是儿童在江边欢歌笑语,歌声与笑声与秋声形成对比,展现出生活的简单快乐。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无忧无虑的童真时光的怀念和羡慕。“不负沧波老子心”则流露出诗人淡泊名利,享受当下心境的超脱态度。
“钓石摩挲云气暖,睡沙展转月痕深”两句,通过描绘钓鱼人悠闲地摩挲钓石,以及沙滩上月光洒下的深深痕迹,进一步刻画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最后,“眼中昏嫁随时了,只有床头鬻犬金”以幽默诙谐的方式,表达了诗人看透世事变迁,唯有床头陪伴的忠实之犬能带来些许安慰,暗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秋声、枫林、儿童、钓者等元素,构建了一幅宁静而富有哲理的秋日画卷,展现了诗人淡泊而又深沉的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