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瞒曾此倒旌旗,遗恨茫茫带碧漪。
独有先生心似水,来游朗咏月明诗。
老瞒曾此倒旌旗,遗恨茫茫带碧漪。
独有先生心似水,来游朗咏月明诗。
这首诗通过描绘历史人物曹操在赤壁之战中的败局,以及与苏轼(东坡)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性的洞察。首句“老瞒曾此倒旌旗”直接引用了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败的历史事件,以“倒旌旗”形象地描绘了这场战役的激烈与结果的惨败。接下来,“遗恨茫茫带碧漪”则将历史的遗憾与自然的碧波相连,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广阔的意境,暗示着历史的悲剧与自然的永恒。
“独有先生心似水”一句,将苏轼比作心如止水之人,强调其内心的平静与超脱,与历史的风云变幻形成鲜明对比。这里的“先生”既指苏轼,也暗含诗人自己,表达了对苏轼人格魅力的钦佩和对自身追求内心宁静的向往。“来游朗咏月明诗”,则描绘了苏轼在月光下游览赤壁、吟诗作赋的情景,进一步凸显了他面对历史沧桑时的豁达与诗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曹操与苏轼的不同心境和行为,探讨了历史与个人命运之间的关系,以及在面对历史悲剧时如何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超然。诗中蕴含了对历史的反思、对人性的探索,以及对个人精神境界的追求,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视角。
良人赠我明月珠,永托团圞誓无违。
岂期生子发未髫,竟以王事捐其躯。
妾身既作杨家妇,抚此孤儿事坚守。
明月之珠深自藏,千金不落他人手。
青丝发断今复长,妾心直与珠争光。
推门鬻市卒不售,死将地下还阿郎。
玉堂学士文章伯,为发幽贞播金石。
千载少以曹家妻,凛凛遗风可相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