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南湖湖畔,渔隐话,几人传。
有拾得诗成,僧伽伴在,一味诗禅。
炉烟夜深香烬,恰十分秋月定光圆。
影事琼楼玉宇,归心下噀斜川。词笺写了又重看。
渺渺义熙年。道菊是渊明,渊明是菊,形影神全。
觥船。夕阳一棹,唤林翁相约酌寒泉。
郁郁门前五柳,不曾摇落江干。
问南湖湖畔,渔隐话,几人传。
有拾得诗成,僧伽伴在,一味诗禅。
炉烟夜深香烬,恰十分秋月定光圆。
影事琼楼玉宇,归心下噀斜川。词笺写了又重看。
渺渺义熙年。道菊是渊明,渊明是菊,形影神全。
觥船。夕阳一棹,唤林翁相约酌寒泉。
郁郁门前五柳,不曾摇落江干。
这首《木兰花慢·寄仁先湖上》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沈曾植所作,表达了对友人仁先的深深怀念和对湖上生活的向往。诗人以南湖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渔隐谈诗、僧侣相伴的宁静画面,夜晚炉烟袅袅,秋月明亮,仿佛琼楼玉宇中的诗意生活。词中“渺渺义熙年”暗寓时光流转,对陶渊明的引用则寄托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夕阳一棹”描绘出傍晚时分泛舟的情景,邀请老友林翁共饮寒泉,体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结尾处提到门前的五柳树,象征着陶渊明的隐居生活,虽未因江边风浪而凋零,却也暗示了诗人对平静生活的坚守。
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沈曾植对自然、友情和隐逸文化的独特感悟。
翰墨尝托文章传,文章益重节义全。
使无节义照今古,文章翰墨空婵娟。
特立独行不顾众,万世标准权亦用。
吏部雄文破鬼胆,为渠唤醒西山梦。
范公相望馀千龄,人物自与皋夔并。
黄素细书《伯夷颂》,白头不草《太玄经》。
一字千金价无让,虹光夜彻星斗上。
夷清韩颂高平书,再拜莫作文翰想。
奸臣袭藏犹畏仰,面无生色泚流颡。
珠还毡复子孙贤,我信斯文天未丧。
佳辞善书常有馀,呜呼,节义不可一日无。
山风萧萧昼寂历,长松落落倚绝壁。
紫烟乍留青巘中,瀑布迸落苍厓石。
山中之人形骨清,幅巾藜杖时独行。
溪回陡绝去无路,坐抚瑶琴摸剑声。
我亦平生慕真赏,十年误落江湖上。
故山萧条久不归,夜雨秋衾梦常往。
人生适意无是非,云林久与幽人期。
九节预裁青竹杖,明朝试拂薜萝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