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初至象郡·其四》
《初至象郡·其四》全文
宋 / 李格非   形式: 古风

居近城南楼,步月时散策。

小市早收灯,空山晚吹笛。

儿呼翁可归,恐我意惨戚。

从来坚道念,老去倦形役。

天其卒相予,休以南荒谪。

宴坐及此时,聊观鼻端白。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初到象郡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深思。

首句“居近城南楼,步月时散策”描绘了诗人居住在靠近城南的高楼中,夜晚散步于月光之下,悠闲自得的情景。这里运用了“步月”这一古典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浪漫的氛围。

接着,“小市早收灯,空山晚吹笛”两句,通过对比城市与乡村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宁静乡村生活的向往。小市的灯火早早就熄灭了,空旷的山间传来悠扬的笛声,这种静谧的夜晚场景,让人感受到远离尘嚣的宁静与美好。

“儿呼翁可归,恐我意惨戚”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孩子们呼唤着父亲回家,但诗人却担心自己的心情会变得沉重。这既是对家庭温暖的渴望,也反映了诗人面对新环境时的孤独与忧虑。

“从来坚道念,老去倦形役”两句,诗人回顾自己一直以来坚持的道路信念,同时也感叹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奔波劳碌的生活感到疲惫。这体现了对人生追求与现实压力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最后,“天其卒相予,休以南荒谪”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期待与希望。尽管被贬南荒,但诗人相信上天最终会给予他应有的待遇,展现出一种乐观与坚韧的人生态度。

“宴坐及此时,聊观鼻端白”则是诗人在此刻选择静坐,观察自己的鼻端,或许是在反思自我,或是寻求心灵的平静。整个诗篇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内心情感的抒发,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思考。

作者介绍
李格非

李格非
朝代:宋   字:文叔   籍贯:山东济南历下   生辰:约1045~约1105年

李格非(约1045~约1105年)北宋文学家。字文叔,山东济南历下人,女词人李清照父。李清照《上枢密韩公诗二首》诗序中称“父祖皆出韩公门下”,可知其父祖辈皆为“蚤有盛名,识量英伟”(《宋史·韩琦传》)的学士韩琦的门下士。幼时聪敏警俊,刻意于经学,著《礼记说》数十万言。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中进士,初任冀州(今河北冀县)司户参军、试学官,后为郓州(今山东东平)教授。宋代有兼职兼薪制度,郡守见他清贫,欲让他兼任其他官职,他断然谢绝,表现了廉洁清正的风节。 
猜你喜欢

赠达西堂

秋水数枝莲,在师房一边。

固应通净理,不复念生缘。

旧愿酬初满,灵方许尽传。

闲询曾住寺,如梦已茫然。

(0)

会宿再送子野

又承出郭到贫家,一度分携鬓易华。

自说印书春可寄,独惭阙酒夜难赊。

眠迟古鼎销残火,吟苦寒缸落细花。

羸病不能亲送别,梦魂先立渡头沙。

(0)

访刘汉英

无情岁月迅飞梭,却笑浮生虑更多。

最羡君能寻旧业,半溪春雨一渔蓑。

(0)

别天台

携家隐青山,青山不我留。

遣我出山去,再拜辞丹丘。

王命急星火,驾言促西游。

朝游白云城,暮宿黄花洲。

佳人牵我衣,挽断不回头。

路傍立樵叟,问我何所求。

长安美少年,气概凌清秋。

鸾台与凤阁,一一皆俊游。

掉臂尔欲往,独不愧且羞。

此言真吾药,口讷不易酬。

我本麋鹿性,直与山林投。

云何就冷局,岁月空悠悠。

愿公看我还,长歌赋归休。

(0)

腊日偶书

近日斗侵寅,南天雪不成。

梅梢动生意,禽鸟弄春声。

鬓逐年华换,身资药力轻。

听传吴蜀事,对酒不能倾。

(0)

赠黄槐谷·其二

上下乾坤乱失经,祸淫祸善事冥冥。

老天自是无分晓,更向痴人说五星。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