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云游天禄,华藻锐初学。
覃思晚有得,晦显无适莫。
寥寥邹鲁后,于此归先觉。
岂尝知符命,何苦自投阁。
长安诸愚儒,操行自为薄。
谤嘲出异己,传载因疏略。
孟轲劝伐燕,伊尹干说亳。
叩马触兵锋,食牛要禄爵。
少知羞不为,况彼皆卓荦。
史官蔽多闻,自古喜穿凿。
子云游天禄,华藻锐初学。
覃思晚有得,晦显无适莫。
寥寥邹鲁后,于此归先觉。
岂尝知符命,何苦自投阁。
长安诸愚儒,操行自为薄。
谤嘲出异己,传载因疏略。
孟轲劝伐燕,伊尹干说亳。
叩马触兵锋,食牛要禄爵。
少知羞不为,况彼皆卓荦。
史官蔽多闻,自古喜穿凿。
这是一首充满哲理和历史感的诗,通过对古人事迹的回顾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的深邃思想与个性。
"子云游天禄,华藻锐初学。覃思晚有得,晦显无适莫。寥寥邹鲁后,于此归先觉。岂尝知符命,何苦自投阁。" 这几句描绘了诗人对于古代贤士子云的仰慕之情,以及对个人学问与修养的追求。"覃思"一词表达了深沉的思考,而"晦显无适莫"则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反映出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淡然。
"长安诸愚儒,操行自为薄。谤嘲出异己,传载因疏略。孟轲劝伐燕,伊尹干说亳。叩马触兵锋,食牛要禄爵。少知羞不为,况彼皆卓荦。" 这部分诗句通过历史人物的举例,如孟轲和伊尹,表达了对勇于直言和敢于行事者的赞赏,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当时学术界中那些自视清高、却无实际作为之人的批评。
"史官蔽多闻,自古喜穿凿。" 最后这两句则是对历史记载的深刻理解和批判,以及对于探求真相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广博的学识,更透露出了他对于个人修养、学术追求以及历史评价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