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扬雄二首·其一》
《扬雄二首·其一》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古风

子云游天禄,华藻锐初学。

覃思晚有得,晦显无适莫。

寥寥邹鲁后,于此归先觉。

岂尝知符命,何苦自投阁。

长安诸愚儒,操行自为薄。

谤嘲出异己,传载因疏略。

孟轲劝伐燕,伊尹干说亳。

叩马触兵锋,食牛要禄爵。

少知羞不为,况彼皆卓荦。

史官蔽多闻,自古喜穿凿。

(0)
注释
天禄:古代宫殿名,借指朝廷。
华藻:华丽的辞藻。
覃思:深入思考。
晦显:隐晦与明显。
先觉:先知先觉的人。
符命:古人认为天命的象征。
投阁:自杀或投靠朝廷。
操行:品德行为。
疏略:粗略、忽略。
孟轲:孟子。
伐燕:攻打燕国。
伊尹:商朝贤相。
干说:直接进言。
叩马:拦住马匹,比喻直言进谏。
卓荦:才智出众。
史官:历史记录者。
穿凿:牵强附会,曲解事实。
翻译
他游历在天禄之地,华美的文采刚开始学习。
深思熟虑后有所领悟,晦涩与明显都无所不在。
在邹鲁之后的寂寞时期,他成为先知先觉者。
难道他曾知道天命,为何要自寻死路入阁?
长安众多愚儒,品行自认为浅薄。
诽谤嘲笑出自不同流派,事迹流传因粗略简略。
孟子主张攻打燕国,伊尹献策于亳都。
他们不顾危险直言进谏,只为求取官位和爵禄。
很少有人因羞耻而止步,更何况他们如此卓越。
史官受蒙蔽,自古以来就喜欢牵强附会。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哲理和历史感的诗,通过对古人事迹的回顾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的深邃思想与个性。

"子云游天禄,华藻锐初学。覃思晚有得,晦显无适莫。寥寥邹鲁后,于此归先觉。岂尝知符命,何苦自投阁。" 这几句描绘了诗人对于古代贤士子云的仰慕之情,以及对个人学问与修养的追求。"覃思"一词表达了深沉的思考,而"晦显无适莫"则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反映出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淡然。

"长安诸愚儒,操行自为薄。谤嘲出异己,传载因疏略。孟轲劝伐燕,伊尹干说亳。叩马触兵锋,食牛要禄爵。少知羞不为,况彼皆卓荦。" 这部分诗句通过历史人物的举例,如孟轲和伊尹,表达了对勇于直言和敢于行事者的赞赏,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当时学术界中那些自视清高、却无实际作为之人的批评。

"史官蔽多闻,自古喜穿凿。" 最后这两句则是对历史记载的深刻理解和批判,以及对于探求真相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广博的学识,更透露出了他对于个人修养、学术追求以及历史评价的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姬人墨西氏生日赋以赠之·其四

晚岁频过养国时,毵毵白发愧蛾眉。

三千不说吴光剑,九十惟歌卫武诗。

翠筱沾濡愁粉腻,苍松缭绕苦萝丝。

儿童教育频相托,莫为清贫损孝慈。

(0)

大树轩诗为吴副戎作

汉家大树属将军,细叶榕阴郁似云。

幕府开当萝薜影,铙歌吹起羽毛群。

惊鸾书就仍无敌,猛虎篇成已策勋。

作镇崧台多紫砚,青天割得肯相分。

(0)

己巳元日作·其三

莱衣宫锦汉蒲桃,髻侧芙蓉映二毛。

亲在未应称老大,家贫那敢失清高。

双双花影随龙杖,一一莺声动玉醪。

堂上九旬看渐近,游仙且莫作卢敖。

(0)

赠香东·其一

宣炉东畔暮还朝,一气窗间拂绛绡。

生熟水沉怜血格,阴阳火活恐烟焦。

莞中虽是香农女,江畔难将玉佩要。

得侍维摩真大幸,一生心字佛前烧。

(0)

奉和澹翁六叔父开春病起之作·其五

五岳归来一草庐,依依桑梓未离居。

弟兄遗恨无三谢,父子追欢有二疏。

石路乾时人引杖,花窗静处鸟窥书。

从来养寿惟芝草,绮皓何人便不如。

(0)

送张秋官往游容县·其一

西上容江片席开,正逢西水白滇来。

河山有恨频题赋,风雨无心亦告哀。

剑在忍言亡国物,琴馀且尽故人杯。

艰难此去因家食,陶令还能爱尔才。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