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己巳元日作·其三》
《己巳元日作·其三》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莱衣宫锦汉蒲桃,髻侧芙蓉映二毛。

亲在未应称老大,家贫那敢失清高。

双双花影随龙杖,一一莺声动玉醪。

堂上九旬看渐近,游仙且莫作卢敖。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温馨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家庭团聚的场景,以及对父母孝顺之情的表达。

首句“莱衣宫锦汉蒲桃”,运用了典故,莱衣象征孝顺,宫锦和汉蒲桃则描绘了服饰与食物的华美,营造出节日的喜庆氛围。接着,“髻侧芙蓉映二毛”一句,通过女子的装扮,映衬出岁月的痕迹,同时也暗示着家庭中长辈的存在。

“亲在未应称老大,家贫那敢失清高”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父母的尊敬与孝顺之心,即使家境贫寒,也不愿失去应有的尊严和礼仪,体现了深厚的家庭观念和道德修养。

“双双花影随龙杖,一一莺声动玉醪”描绘了家人围绕在父母身边,共享天伦之乐的情景。龙杖象征着长者的权威与尊贵,莺声则代表了生机与欢乐,玉醪则是佳酿,寓意着生活的甜美与幸福。

最后,“堂上九旬看渐近,游仙且莫作卢敖”表达了诗人对父母长寿的祝愿,同时也提醒自己要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时光,不要像卢敖那样因追求仙道而忽视了亲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家庭和睦、孝顺父母的主题,语言朴实而情感真挚,体现了明末清初时期文人对于家庭伦理和社会道德的重视。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游仙一十九首·其十二

投真落人世,倏经四九年。

睹纷未尝竞,内顾净且渊。

果逢飞行羽,得披紫微仙。

携手浮绛波,绛波春渺然。

(0)

题横山陶弘景书堂寺

先生烧丹骑竹马,情恋萧公碧城下。

故物无馀只五泉,亦有松风伴潇洒。

谁来洗耳复洗心,寥寥千载闻遗音。

寺门不掩象灯暗,猿隔数峰时一吟。

(0)

谢李公择惠妙墨二饼

南山来松节,北山割麝脐。

烧烟扫煤和胶漆,篆记岁月形蛟螭。

集贤学士久珍玩,云初得自扶桑枝。

张翁所作又精绝,磨刮不动犹坚犀。

邺台古瓦汲水试,黑云随手生冰池。

况君学术老益富,六经秘法穷无遗。

明窗静几列毫楮,而与此物真相宜。

草玄著就垂万世,忠厚自任陈安危。

嗟予吏役久零落,至宝暗赠宁非痴。

呜呼大禹已往不复见,一尺浑厚疑玄圭。

(0)

洛中王秀才谈刘伯寿动静慕其潇洒作诗识之

客来说刘翁,嵩山跨黄犊。

青衣二双鬟,颜色若明玉。

手携绿牙笛,随轩奏新曲。

倒倾酒榼松下饮,旋开毡帐云中宿。

少年富贵老安闲,自道此生无不足。

令人慕高标,神魄顿萧爽。

何当插两翼,乘风一飞往。

永结斯人交,逍遥恣真赏。

长哦紫霞篇,洞户琼瑶响。

胡为恋青衫,壮节空肮脏。

尘埃一閧城郭卑,波澜万顷沧溟广。

明朝未作嵩少游,且向江南结鱼网。

(0)

赴越书呈杭州熊侍郎

鉴湖清泚对胥山,两地相望一水间。

共佩天涯太守印,犹联丹陛侍臣班。

君方白傅才何愧,我比微之思苦悭。

莫把旧诗犹见诧,繁雄未必胜清闲。

(0)

送范百禄子功学士知谏院二首·其一

天庭高议破群奸,先帝曾将侍从班。

谈笑一辞双阙去,缙绅遗恨十年间。

倾朝每忆刘蕡对,侧席才闻贾谊还。

言责逡巡非久计,行看鸣玉上鳌山。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