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还山答人》
《还山答人》全文
明 / 成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拚此馀生住翠微,重来多与夙心违。

出逢亲友休相讶,暂到家园不当归。

霜缀帽檐惊岁暮,雪深门巷过人稀。

萍踪恰似云边雁,才见南飞又北飞。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成鹫所作的《还山答人》。诗中表达了诗人归隐山林的心境和对过往生活的复杂情感。

首联“拚此馀生住翠微,重来多与夙心违。”开篇即点明了诗人决定终老山林的决心,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去生活的一种遗憾与不舍。这里的“翠微”象征着宁静美好的自然环境,与“夙心”相对,意味着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归隐的渴望与现实之间的冲突。

颔联“出逢亲友休相讶,暂到家园不当归。”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归隐途中遇到亲友时的场景。诗人希望亲友不要惊讶于他的突然归来,暗示了他这次归隐并非短暂逗留,而是有长期居住的打算。这句也体现了诗人对过去社交生活的怀念与对当前选择的坚定。

颈联“霜缀帽檐惊岁暮,雪深门巷过人稀。”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形象地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清寂。霜花点缀在帽檐上,提醒着季节的更迭;而雪深巷静,人迹罕至,则营造了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环境,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淡泊。

尾联“萍踪恰似云边雁,才见南飞又北飞。”以“萍踪”和“云边雁”的比喻,生动地展现了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如同浮萍随波逐流,又如大雁南来北往。这既是对过去生活轨迹的回顾,也是对未来可能变化的预想。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由与变化的向往,以及对归隐后生活的一种释然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从繁华世界到归隐山林的心路历程,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朝代:明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挽郭州判

佐县才华众所钦,重看佐郡慰民心。

一时品藻归清誉,几树甘棠蔼绿阴。

枳棘忽惊丹凤老,松楸长锁白云深。

宦途喜有承家子,奕奕声光动士林。

(0)

用同年林一中韵哭陈弘载佥宪二首·其二

按节遥冲瘴雨寒,西风闻讣泪交潸。

忆君九曲分岐去,问我三山岁月还。

柏府此时经旧宅,泉台无路觅清颜。

全归俯仰应无愧,百岁谁能脱此关。

(0)

送林尚和还莆二首·其二

客窗灯火久谈经,几度阶前见落蓂。

梦里老亲双鬓白,望中故国乱山青。

一尊菊醑芙蓉岸,数幅蒲帆杜若汀。

大阮青霄应惜别,龙门伫待驾风霆。

(0)

东黄四景为族叔祖方轩先生赋·其三品树成阴

吾家迁莆岁月深,旧栽品树参天青。

况复先人多种德,直与兹树同敷荣。

庆流孙子昌而炽,适当品树成阴际。

因知树乃德之符,神僧特识苍天意。

世运推移树已薪,祖宗德泽应长存。

一德相承能不替,会看孙子重振振。

(0)

梨岭道中十八首·其十四

白石积苍苔,青林杂红树。

翘首望乡山,云深知何处。

(0)

再经庐山东林寺又用始祖御史公韵赋六首·其一

昔年曾过此,犹记暮春时。

骢马重来日,隙驹三载期。

云閒经雨岫,花发向阳枝。

春草撩诗兴,分青入古池。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