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迁莆岁月深,旧栽品树参天青。
况复先人多种德,直与兹树同敷荣。
庆流孙子昌而炽,适当品树成阴际。
因知树乃德之符,神僧特识苍天意。
世运推移树已薪,祖宗德泽应长存。
一德相承能不替,会看孙子重振振。
吾家迁莆岁月深,旧栽品树参天青。
况复先人多种德,直与兹树同敷荣。
庆流孙子昌而炽,适当品树成阴际。
因知树乃德之符,神僧特识苍天意。
世运推移树已薪,祖宗德泽应长存。
一德相承能不替,会看孙子重振振。
此诗《东黄四景为族叔祖方轩先生赋(其三)品树成阴》由明代诗人黄仲昭所作。诗中以“品树”为喻,描绘了家族传承与德行的关系,以及对后世子孙的期许。
首句“吾家迁莆岁月深”,点明家族历史悠久,从迁徙到定居莆田已有深远的时间积淀。接着“旧栽品树参天青”描绘了家族老宅周围树木茂盛,参天而立,象征着家族的繁盛与生命力。
“况复先人多种德,直与兹树同敷荣”进一步阐述,先辈们不仅在物质上种植树木,更在精神上种下了德行的种子,这些德行如同树木一样,与家族一同繁荣生长,寓意家族的道德品质与物质财富并重。
“庆流孙子昌而炽,适当品树成阴际”表达了对子孙后代的祝福,希望他们能够继承家族的美德,如同树木成荫一般,为家族带来更多的繁荣与荫庇。
“因知树乃德之符,神僧特识苍天意”则借自然界的树木,比喻德行的重要性,暗示着上天对于德行的特别眷顾与认可。
“世运推移树已薪,祖宗德泽应长存”指出随着时间的流逝,物质世界可能会发生变化,但祖先留下的德行与智慧,应当永远被铭记与传承。
最后,“一德相承能不替,会看孙子重振振”表达了对家族德行传承的信心与期待,相信只要一代代人坚守并发扬光大,家族的辉煌与荣耀必将再次展现。
整首诗通过“品树”的形象,巧妙地将家族历史、德行传承与个人期许融为一体,既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蕴含了对未来世代的美好祝愿。
一双膝胫两条铁,一掬精神一团雪。
早曾火燄上翻身,鸳帏不把丁香结。
风吹香囊满路香,知君也结钦山辙。
忽然洗面摸得鼻,方知皮下各有血。
急携柏子礼孤云,后来足迹遍江浙。
阿育王山仓廪空,百指张颐欲嚼舌。
延寿堂中几病僧,囊无挑药寒彻骨。
见君把个无孔笛,吹起还乡曲一阕。
此来漳泉走一遭,庞翁犹在波旬灭。
拄杖挑起空中云,钵盂漉上波心月。
默随春色归故山,江路梅花先漏泄。
遂邀君来香一爇,重把篇诗呈丑拙。
此行拗折老藤条,选佛场中作英杰。
君今三千里外行,不涉程途犹自别。
恰似一壶冰,千古光莹彻。
月移花影来窗外,风引松声到枕边。
长剑舞馀烹茗试,新诗吟就抱琴眠。
酒醅初泼青螺髓,香篆常烧紫马鞭。
九曲溪头冲佑观,清虚堂里有神仙。
残红点点尚春光,小立芳台送夕阳。
莺语只闻花里面,鸥飞宛在水中央。
风前绿草无人管,烟外青山底处藏。
柳幄张天槐幕静,一川涨起麦云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