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国逢重九,登临摇落天。
盍簪追往事,吹帽想前贤。
入眼吴萸紫,开觞邓菊鲜。
五云亭最好,争奈近灵仙。
皖国逢重九,登临摇落天。
盍簪追往事,吹帽想前贤。
入眼吴萸紫,开觞邓菊鲜。
五云亭最好,争奈近灵仙。
这首宋朝刘安上的《重九宴集天柱间》以重阳节为背景,描绘了在天柱山举行的宴集场景。诗中通过“皖国逢重九”点明地点与时间,即在皖国(今安徽)的重阳佳节之际,诗人与友人相聚于天柱山。首句“登临摇落天”渲染出一种秋高气爽、登高望远的氛围,同时也暗含着季节更迭、时光流逝的感慨。
接着,“盍簪追往事,吹帽想前贤”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追忆和对先贤的缅怀之情。“盍簪”出自《礼记·曲礼下》,意指聚会时众人束发簪冠,此处借指聚会;“吹帽”则源自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中的“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这里借“吹帽”一词,形象地描绘了重阳节饮酒赏菊的传统习俗,同时寄托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
“入眼吴萸紫,开觞邓菊鲜”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宴会上的景象。吴萸,即吴茱萸,其色紫,象征着节日的喜庆;邓菊,可能是指一种特定的菊花品种,其色鲜,寓意着生机与活力。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宴会上丰富的自然景观,也暗示了宴会的热烈与欢乐气氛。
最后,“五云亭最好,争奈近灵仙”两句,将视角转向宴会上的建筑——五云亭,并表达了对这座亭子的喜爱之情。同时,通过“近灵仙”的描述,赋予了五云亭神秘而崇高的色彩,暗示了宴会的神圣与超凡脱俗,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巧妙的典故运用,不仅展现了重阳节宴集的盛况,还蕴含了对历史、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赞美。
春风儿女喜,不合丈夫爱。
日午困魔来,四体倦欲解。
春禽只随花中飞,幸此无声聒我睡。
一梦梦周公,笑与伊尹语。
问今天下贤者谁,何为见弃不见取。
纸传周官十卷书,安用久留不烧去。
二梦梦孔父,戟手怒目瞋。
天下皆曰自孔氏,猎取利禄安荣身。
高官志遂不思道,牵以嗜利露己真。
如何贫贱用我者皆是,富贵用我无一人。
三梦梦我身,化为鸣凤雏。
飞飞两足高,迅迅六翮舒。
直上高高天,天门闭锁阻我回。
我留不肯去,以翼抟天天门开。
天公遣玉女,问我何事来。
再拜谢天公,贱臣无所知。
幸至天公前,敢问无所尸。
臣闻伊尹于汤旦于周,安致天下如山丘。
愚孙騃子相承继,卜世以过天位留。
自从中代来,世世亦有相。
如何反覆无定时,犹以乱割医疮痍。
天公何忍是不救,恰如旁坐观奕棋。
又闻人间人,一一天与命。
孔饥孟退荀杨贱,天公岂不知其贤与圣。
颜子号庶几,早死不久生。
子夏既丧子,左丘亦失明。
伯牛疾牖间,原宪贫病成。
晁错死非命,贾谊夭不卿。
赐死萧望之,罪免刘更生。
羊祜许国斸墓破,反得坠折无完肱。
又如草木及禽兽,苟推以理亦莫知。
春气不加松柏好,秋风先败兰蕙枝。
蝮虺中人皆巳死,鸱枭食母然后飞。
愿天明告臣,以祛臣心疑。
天公未及言,起遂东风吹。
觉来何所喻,壹郁双泪垂。
《春梦》【宋·王令】春风儿女喜,不合丈夫爱。日午困魔来,四体倦欲解。春禽只随花中飞,幸此无声聒我睡。一梦梦周公,笑与伊尹语。问今天下贤者谁,何为见弃不见取。纸传周官十卷书,安用久留不烧去。二梦梦孔父,戟手怒目瞋。天下皆曰自孔氏,猎取利禄安荣身。高官志遂不思道,牵以嗜利露己真。如何贫贱用我者皆是,富贵用我无一人。三梦梦我身,化为鸣凤雏。飞飞两足高,迅迅六翮舒。直上高高天,天门闭锁阻我回。我留不肯去,以翼抟天天门开。天公遣玉女,问我何事来。再拜谢天公,贱臣无所知。幸至天公前,敢问无所尸。臣闻伊尹于汤旦于周,安致天下如山丘。愚孙騃子相承继,卜世以过天位留。自从中代来,世世亦有相。如何反覆无定时,犹以乱割医疮痍。天公何忍是不救,恰如旁坐观奕棋。又闻人间人,一一天与命。孔饥孟退荀杨贱,天公岂不知其贤与圣。颜子号庶几,早死不久生。子夏既丧子,左丘亦失明。伯牛疾牖间,原宪贫病成。晁错死非命,贾谊夭不卿。赐死萧望之,罪免刘更生。羊祜许国斸墓破,反得坠折无完肱。又如草木及禽兽,苟推以理亦莫知。春气不加松柏好,秋风先败兰蕙枝。蝮虺中人皆巳死,鸱枭食母然后飞。愿天明告臣,以祛臣心疑。天公未及言,起遂东风吹。觉来何所喻,壹郁双泪垂。
https://shici.929r.com/shici/QQYlF.html
嗟哉先生去何所兮,杳不可寻。
舍我于此使形影之外兮,唯莽苍之山林。
仰圆峤之峨峨兮,俯大壑之沉沉。
长波澒涌以荡潏兮,群鸟翻翻而悲吟。
寂扰扰之烦虑兮,纳冥冥之至音。
先生将一我之正性兮,何设意之此深。
我已穷神而造妙兮,达真指于素琴。
先生盍还此兮,度明明乎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