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声不作,怆长别,忆冬分。
驷万里苍虬,九天玄鹤,云暗尘昏。无津。
挂帆出世,感山丘、重问过江人。
真个迷阳唱倦,白头心事谁论。洲蘋。残谱笛中闻。
唤起未归魂。记叠鼓阴沉,方诸泪迸,曾赋吴春。
清樽。独弦自赏,送王风、蔓草百年身。
终古高桐井上,寒蛩愁傍孤根。
鹧鸪声不作,怆长别,忆冬分。
驷万里苍虬,九天玄鹤,云暗尘昏。无津。
挂帆出世,感山丘、重问过江人。
真个迷阳唱倦,白头心事谁论。洲蘋。残谱笛中闻。
唤起未归魂。记叠鼓阴沉,方诸泪迸,曾赋吴春。
清樽。独弦自赏,送王风、蔓草百年身。
终古高桐井上,寒蛩愁傍孤根。
这首《木兰花慢》是清代词人陈匪石为纪念彊村翁逝世一周年而作,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词开篇即以“鹧鸪声不作”起兴,鹧鸪鸟的叫声不再响起,暗示彊村翁的离世,引发对别离与回忆的感慨。“怆长别,忆冬分”,表达了对彊村翁长久别离的哀伤和对冬日分别时刻的怀念。接下来,“驷万里苍虬,九天玄鹤”运用神话传说中的意象,象征彊村翁的超凡脱俗和精神世界的广阔,同时也隐含着对彊村翁离世的惋惜之情。“云暗尘昏”则描绘了彊村翁离去后,世界仿佛失去了色彩,充满了哀伤与迷茫。
“无津。挂帆出世,感山丘、重问过江人。”这一句表达了彊村翁离开尘世,如同挂帆远航,让人不禁感怀山川之变,世事沧桑。接下来,“真个迷阳唱倦,白头心事谁论”则直接抒发了彊村翁在世时的孤独与心事无人理解的悲哀。
“洲蘋。残谱笛中闻。唤起未归魂。”洲蘋,指水边生长的植物,此处借指彊村翁的作品或记忆。笛声中回响的是彊村翁的音容笑貌,唤起了人们对他的思念。接下来,“记叠鼓阴沉,方诸泪迸,曾赋吴春”通过回忆彊村翁生前的创作与生活片段,展现了他对江南春天的热爱与深情。
“清樽。独弦自赏,送王风、蔓草百年身。”“清樽”象征彊村翁的文人雅趣,“独弦自赏”则表达了彊村翁在艺术上的自我追求与欣赏。“送王风、蔓草百年身”则是对彊村翁作品流传千古的期许,以及对他生命虽逝,但艺术精神永存的赞颂。
最后,“终古高桐井上,寒蛩愁傍孤根”以自然景象收尾,高桐井上的寒蛩,孤独地依偎在树根旁,象征彊村翁虽已离世,但其精神与作品将永远伴随着世间万物,成为永恒的记忆与怀念。
整首词情感丰富,既有对彊村翁个人命运的哀悼,也有对其艺术成就的崇敬,以及对生命与艺术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陈匪石深厚的情感表达能力和独特的艺术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