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画雪扇子》
《画雪扇子》全文
宋 / 刘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洒落瑶花薄,苍茫杀气深。

因风惊拂面,濯热幸开襟。

夜色非关月,朝云不待阴。

秋风来应起,好在郢中吟。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雪扇上所绘之雪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雪花飘洒的景象与深沉的寒意。首句“洒落瑶花薄”以“瑶花”喻雪,形象地描绘了雪花轻盈而稀疏的洒落状态,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高雅的氛围。“苍茫杀气深”则通过“苍茫”和“杀气”两个词,既表现了雪景的广阔无垠,又暗示了冬日的寒冷与肃杀,形成鲜明对比。

接下来,“因风惊拂面,濯热幸开襟”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风与热比喻为可以感知的实体,通过风的拂面和热的消散,生动地展现了雪的清凉与解暑效果,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雪的喜爱与期待。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现象,也融入了个人情感,使得诗歌更加富有感染力。

“夜色非关月,朝云不待阴”则进一步深化了雪景的意境。夜晚的景色并非由月亮直接造成,而是雪本身所散发的光芒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而早晨的云彩也不需要等待阴天才能出现,这同样强调了雪景的独特魅力,以及其不受常规天气影响的特性。

最后,“秋风来应起,好在郢中吟”两句,预示着随着秋风的到来,雪景将会更加壮观,诗人期待在郢中(古代楚国都城,此处泛指适宜吟诗的地方)吟咏这美丽的雪景。这两句不仅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与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雪景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也寄托了诗人的情感与想象,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刘攽

刘攽
朝代:宋   字:贡夫   号:公非   籍贯: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   生辰:1023~1089

刘攽bān(1023~1089)北宋史学家,刘敞之弟。字贡夫,一作贡父、赣父,号公非。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猜你喜欢

题墨牛二首·其一

青松落阴石苔上,雨馀百草芊绵长。

老叟牧牛牛性驯,牛背读书兴萧爽。

书中之味深且长,高睨盘古窥皇唐。

日暮驱牛下山去,风清月白天茫茫。

(0)

杂诗三首·其一

洪荒一何遥,悠悠几万载。

古迹竟茫然,古道复安在。

巍巍唐帝尊,放勋薄四海。

文明启中天,伦典粲而蔼。

鲁叟删述劳,于兹立圣轨。

寥落但陈编,抚事增叹慨。

(0)

次韵水部叔山居杂兴

纤尘不到室如禅,书卷琴张总旧缘。

更有月瓢胜水递,小渠分入惠山泉。

(0)

同金广信宗器游番湖

番湖水落秋容冷,碧色澄鲜三万顷。

楼船嗷嘈何处来,十幅蒲帆弄秋影。

霜晴九月葭苇枯,芙蓉著花秋满湖。

吴兴巳远郭熙老,谁为写此秋江图。

汀洲远近迷云树,东去沧波急如注。

康山一发天际横,传是先皇洗兵处。

当年血战湖水黄,日月照耀旌旗光。

鼎湖龙去不复返,只有雁鹜飞茫茫。

天开大泽雄今古,气撼东吴及南楚。

巴陵洞庭何处边,目断浔阳送楼橹。

北风猎猎握双旌,此行奇绝如登瀛。

风波平地不须起,向来魂梦今犹惊。

浩歌蓬底还搔首,却忆同行信州守。

萍水飘零尽白头,相逢且醉馀干酒。

(0)

复竹茶炉

烹茶只合伴枯禅,误落人间五十年。

华屋梦醒尘冉冉,湘江云冷月娟娟。

归来白璧原无玷,老去青山最有缘。

从此远公须爱惜,愿同衣钵永相传。

(0)

野翁山居

清晨梳我头,有客过茅宇。

呼儿具尊罍,展席集朋侣。

钩帘对青山,潇潇落疏雨。

可人期不来,相思渺何许。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