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佛日山荣长老方丈五绝·其三》
《佛日山荣长老方丈五绝·其三》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东麓云根露角牙,细泉幽咽走金沙。

不堪土肉埋山骨,未放苍龙浴渥洼。

(0)
注释
麓:山脚。
云根:云雾缭绕的山脚下。
角牙:形容岩石突出的部分。
金沙:比喻沙石。
土肉:泥土和土壤。
山骨:指山体。
苍龙:古人常以龙象征君王或英雄。
渥洼:古代传说中产良马的地方,这里比喻温暖的泥沼。
翻译
山脚下的云雾中露出峥嵘的岩石,细细的泉水在沙石间低吟浅唱。
无法忍受泥土掩盖山体的骨骼,不肯让青龙在温暖的泥沼中沐浴。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名为《佛日山荣长老方丈五绝》之三。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同时也蕴含了深厚的情感和哲理。

“东麓云根露角牙”,这里的“东麓”指的是佛日山,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苏轼以此为背景展开描写。诗人通过“云根露角牙”的形象来展示这座山的神秘与雄伟,给人一种超凡脱俗之感。

接下来的“细泉幽咽走金沙”,则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细泉”、“幽咽”和“走金沙”共同构成了一幅水流潺潺、清澈见底的图景,展示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细微之处的观察和感受。

然而,在这平静美好的表象背后,苏轼通过“不堪土肉埋山骨”传达出一种对物质世界的悲哀与反思。这里的“不堪”意味着无法忍受,“土肉埋山骨”则是说土地和泥土掩埋了山脉的真骨,那些坚硬且不屈的部分,这里隐喻着诗人对于世间万物被俗务所覆盖、本质被湮没的哀叹。

最后,“未放苍龙浴渥洼”则是对自由和理想追求的一种象征。这里的“苍龙”往往在中国文化中代表着力量与变化,而“未放”意味着还没有释放或实现,整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理想和精神追求尚未完全实现的深切渴望。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苏轼卓越的艺术造诣,更透露了他内心的哲学思考与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杨少监寄西征近诗来因赋二绝为谢诗卷第一首乃石湖作别时倡和也·其一

柴门重客醉中归,尚忆挥毫索纸时。

何物与侬供不朽,西征卷首石湖诗。

(0)

冷泉亭放水

古苔危磴著枯藜,脚底翻涛汹欲飞。

九陌倦游那有此,从教惊雪溅尘衣。

(0)

次韵袁起岩许浦按教水军二绝句·其一

横波组练试扬舲,风捲鱼龙海欲凝。

但得绨袍如挟纩,何妨铁甲冷如冰。

(0)

戏题赵从善两画轴三首·其一

一枝香杏一枝梅,各占东风挂玉钗。

居士石肠都似梦,王孙心眼怎安排。

(0)

再赠寿老

澹斋寂莫澹庵空,玉柱金庭一梦中。

我病君衰犹见在,莫嫌俱作白头翁。

(0)

立春枕上

择蔬翻饼闹残更,儿女喧喧短梦惊。

想得春风连夜到,东禅粥鼓忽分明。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