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前人题六和寺壁》
《次韵前人题六和寺壁》全文
宋 / 赵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上方楼殿已幽深,更向诸峰胜处寻。

金摆池鱼惊俗眼,琴调山溜写清音。

红芝九本初无种,翠柏千株自有心。

众羡宫师康且寿,始知功德积来阴。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六和寺的壮丽景色与深厚意蕴。诗人赵抃以细腻的笔触,将六和寺的楼殿、群峰、金池、山泉、红芝、翠柏等自然景观与人文气息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宁静致远的意境。

首联“上方楼殿已幽深,更向诸峰胜处寻”,开篇即点明了六和寺的地理位置,楼殿隐于幽深之处,而诗人则进一步探索,寻找着更为绝美的风景。这种探索精神,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不懈追求。

颔联“金摆池鱼惊俗眼,琴调山溜写清音”,通过“金摆池”与“山溜”的对比,展现了自然与人工的和谐之美。金池中的游鱼被池水的清澈所吸引,仿佛在向世人展示其独特的魅力;而山间的泉水,则如同古琴之音,流淌出清脆悦耳的旋律,令人心旷神怡。

颈联“红芝九本初无种,翠柏千株自有心”,诗人以“红芝”与“翠柏”为载体,表达了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红芝虽未经过人工培育,却能自生自长,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翠柏则以千株之多,彰显其坚韧不拔的精神,象征着深厚的人文情怀。

尾联“众羡宫师康且寿,始知功德积来阴”,诗人借众人对宫师健康长寿的羡慕,暗示了六和寺及其僧侣们所积累的功德,不仅惠及自身,也影响着周围的人。这不仅是对六和寺的赞誉,也是对佛教文化中“因果报应”观念的体现,强调了道德修养与福祉之间的内在联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六和寺及其周边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赵抃
朝代:明

猜你喜欢

浪淘沙令·其三

白菊好开迟。冷蝶空迷。沾风惹露也随时。

何事深藏偏在后,天性难移。陶令最怜伊。

同病相医。寒枝瘦叶更栽培。

直待群芳零落后,独殿东篱。

(0)

浣溪沙·其二玄真子有渔父词,为添作

西塞山边白鹭飞。吴兴江上绿杨低。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将风里戴,短蓑衣向雨中披。

斜风细雨不须归。

(0)

柳梢青·其六

水云晚照。浮生了了,霜风衰草。

日月金梭,江山春梦,天多人少。

赤松认得虚空,便一向、飞腾缥缈。

直上蓬瀛,回看沧海,凄然长啸。

(0)

诉衷情令·其四

月中玉兔日中鸦。随我度年华。

不管寒暄风雨,饱饭热煎茶。居士竹,故侯瓜。

老生涯。自然天地,本分云山,到处为家。

(0)

生查子

卧病独眠人,无月中秋节。

澹照碧纱灯,冷看银屏雪。

风露转萧寒,砧杵添凄切。

伏枕漫书空,到晓愁难说。

(0)

送福帅

春到春城和雅歌,又携春去度云萝。

过余竹里煎茶久,看子花边簇马多。

千里福星临福地,一时天使挽天河。

江红陈紫留连得,奈此催归尺一何。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