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病独眠人,无月中秋节。
澹照碧纱灯,冷看银屏雪。
风露转萧寒,砧杵添凄切。
伏枕漫书空,到晓愁难说。
卧病独眠人,无月中秋节。
澹照碧纱灯,冷看银屏雪。
风露转萧寒,砧杵添凄切。
伏枕漫书空,到晓愁难说。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病中独自度过中秋节的凄凉情景。开篇“卧病独眠人,无月中秋节”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对佳节的无奈。中秋本应是团圆之际,但诗人却因病不能参与,故月亮也失去了它原有的温馨光辉。
接下来的“澹照碧纱灯,冷看银屏雪”两句,则通过对室内环境的描写,增强了诗人的孤寂感。碧纱灯的光线淡漠,不及中秋之夜家家户户的明月;而“银屏雪”则是对窗外月色的一种冷淡描述,反衬出室内的凄凉。
“风露转萧寒,砧杵添凄切”两句,更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清冷。风中带着露水,使得夜晚更加寒冷,而远处传来的砧杵声(即捣衣声),则在静谧的夜晚显得格外凄厉,增加了诗人的愁绪。
最后,“伏枕漫书空,到晓愁难说”两句,表达了诗人在病中辗转反侧,无法入睡,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忧虑和不易言说的哀愁。
给事初为畿县令,姓名直彻阜陵前。
后来佩尽名藩印,死去家无数顷田。
留与道涂歌长者,未调鼎铉合长年。
龚黄只取优称去,更有云台论百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