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菊好开迟。冷蝶空迷。沾风惹露也随时。
何事深藏偏在后,天性难移。陶令最怜伊。
同病相医。寒枝瘦叶更栽培。
直待群芳零落后,独殿东篱。
白菊好开迟。冷蝶空迷。沾风惹露也随时。
何事深藏偏在后,天性难移。陶令最怜伊。
同病相医。寒枝瘦叶更栽培。
直待群芳零落后,独殿东篱。
这首词作是宋代诗人朱敦儒的作品,名为《浪淘沙令·其三》。从词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白菊这一植物的深切情感和细腻描绘。
"白菊好开迟。冷蝶空迷。沾风惹露也随时。" 这四句生动地描写了菊花在秋天开放的情景,迟缓而不急,与周围的冷清蝴蝶和沾湿了风和露水形成对比,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淡定情怀。
"何事深藏偏在后,天性难移。陶令最怜伊。同病相医。" 诗人通过菊花不张扬、深藏不露的特性,反映出自己对名利的淡泊和对朋友真挚的情感。在这段描写中,“陶令”指的是历史上的陶渊明,他以隐逸自居而闻名,而“最怜伊”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高洁品格的赞赏与同情。
"寒枝瘦叶更栽培。直待群芳零落后,独殿东篱。" 最后的两句则表现出诗人对菊花在严冬中仍能坚守自己的风骨,不随波逐流的品格给予极高评价。这也暗示了诗人面对世俗纷争时选择独立和坚持自我。
总体而言,这首词作通过对白菊的描写,寄寓了诗人对于淡泊明志、坚守个性以及对真挚友情的珍视。诗人的笔触细腻,意境清新,是一篇感情真挚、意蕴深远的佳作。
翠壶浸雪明遥夜,初疑玉虬飞动。
莫弄紫箫吹,堕寒琼惊梦。把红炉对拥。
怕清魄,不禁霜重。爱护殷勤,待长留作,道人香供。
尘暗古南州,风流远、谁寻故枝么凤。
谩举目销凝,对愁云曚暡。向霞扉月洞。
且嚼蕊、细开春瓮。这奇绝,好唤苍髯,与竹君来共。
苏州粉笺美如花,萍文霜粒古所誇。
近年专制浅蜡色,软玉莹腻无纤瑕。
盘门系缆高桥住,呼僮径访孙华铺。
雕锼红碧任成堆,春膏且问如何去。
乃知剡溪桃花黄,褚君同谱生殊乡。
买来论担不计数,直候东风花草香。
其时霢霂吹微雨,润物无声略胶土。
展开千幅向晓空,渍染都匀始轻杵。
捣成一色坚且明,幽具本岂钻公卿。
要供海内觅句客,觅句只今谁有名。
月湖老仙居胄监,诗好工夫到平淡。
寄分聊当野人芹,莫充谏藁恐被焚,便将演纶登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