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影缁尘扑。记年时、天街试马,玉鞭香簇。
几度销凝旗亭字,醉听春风旧曲。
又灞安、垂杨吹绿。
昔日长条都攀尽,展吟笺、怕认莺花熟。
谁更写,梦华录。君居洛下东头屋。
寄闲情、裁云剪月,脆丝毫竹。
不惜黄金空抛去,换酒鹴裘未足。
算剩得、珍珠一掬。
千里烽烟家何在,唱新词、还替刘蕡哭。
窗雨暗,话银烛。
帽影缁尘扑。记年时、天街试马,玉鞭香簇。
几度销凝旗亭字,醉听春风旧曲。
又灞安、垂杨吹绿。
昔日长条都攀尽,展吟笺、怕认莺花熟。
谁更写,梦华录。君居洛下东头屋。
寄闲情、裁云剪月,脆丝毫竹。
不惜黄金空抛去,换酒鹴裘未足。
算剩得、珍珠一掬。
千里烽烟家何在,唱新词、还替刘蕡哭。
窗雨暗,话银烛。
这首《金缕曲·题褚二梅北征草和顾顾山》是清代诗人杜文澜的作品,通过对帽影中的往事回忆,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和对战乱中家园的深深忧虑。词的上片通过“帽影缁尘扑”描绘了往昔京城街头的繁华景象,以及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如“天街试马,玉鞭香簇”。接着,词人感叹时光易逝,曾经的欢聚如今只剩下“销凝”和“醉听春风旧曲”。
下片转向现实,写友人远行,“昔日长条都攀尽”,暗示离别之痛和对未来的不确定。诗人寄情于音乐,用“不惜黄金空抛去,换酒鹔鹴裘未足”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境遇的关切。然而,词人的心中充满了忧虑,“千里烽烟家何在”,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安危的担忧。最后,他借“唱新词、还替刘蕡哭”表达了对社会动荡和人才遭际的感慨,窗外的“窗雨暗,话银烛”则营造出一种凄凉而深沉的氛围。
整首词情感深沉,既有对过去的追忆,又有对现实的忧虑,展现了词人在战乱背景下对友情和家国的深深挂念。
危岭恶有名,窄岭险无数。
石鼻卷我车,石牙隐我步。
空冈虫九头,黑身眼四顾。
掷之声愈厉,飞前使人怖。
想当开辟时,已是樵猎路。
茅臭不成山,瀑断不成布。
丫岩升恶猿,蹄涔立饥鹭。
芦花大如钱,况乃时寒冱。
遐征误假道,抚景自作恕。
林壑非出伦,笔砚不入务。
脚怠宿未投,天低日俄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