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赐残骸得返耕,孤臣安敢厌承明。
羊肠曾有单车覆,牛背那无一笛横。
俗子休疑眉宇异,痴人错望耳毫生。
老身虽厄心常泰,听取商歌绕屋声。
恩赐残骸得返耕,孤臣安敢厌承明。
羊肠曾有单车覆,牛背那无一笛横。
俗子休疑眉宇异,痴人错望耳毫生。
老身虽厄心常泰,听取商歌绕屋声。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书感》。诗中流露出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内心的苦闷,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恩赐残骸得返耕”一句,表达了作者在经历了一系列磨难后,终于能够回到平静的田园生活。"孤臣安敢厌承明"则透露出作者作为一个忠诚的臣子,对于朝政的不满和无奈。
接下来的“羊肠曾有单车覆,牛背那无一笛横”两句,通过对比往昔与现实的情景,表达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沧桑变化,以及个人命运的坎坷。
"俗子休疑眉宇异,痴人错望耳毫生"则是作者自嘲,对于世人对他的误解和不理解表示了一种无奈的心情。这里的“眉宇异”指的是别有洞察力的人,而“耳毫生”则是形容听觉异常敏锐。
最后,“老身虽厄心常泰,听取商歌绕屋声”表达了作者尽管身体已经衰老,但内心依然平静。"听取商歌"意味着他在宁静的夜晚中聆听着远方传来的商人之歌,这也许是他对往昔生活的一种怀念和逃避现实的方式。
总体来说,诗中蕴含了深沉的情感和复杂的心理变化,是作者内心世界的一次抒情。
我如支离人,自负百钧趋。
羊肠路九折,伛偻才半途。
道逢任夫子,忽焉巾柴车。
问君当何之,驾言返旧庐。
息肩子有日,我愧今不如。
嗟哉妻孥累,口腹亦见驱。
一堕世网中,局促辕下驹。
秋风送鸿鹄,万里翔天衢。
蓬瀛岂难到,定笑山泽癯。
那知羁旅怀,扁舟梦江湖。
行当投劾去,暮景收桑榆。
愿回结驷驾,时过原生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