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附后蜀二主》
《附后蜀二主》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乐府曲辞

蜀山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年。

丛蚕已逝俾明死,力士初通秦塞烟。

石门剑阁天虽险,栈道钩梯地可连。

刘禅早失阴平路,李势葭萌复自颠。

画红楼下非前府,濯锦江头变雪鋋。

碎首元功馀血洒,号呼士卒万声喧。

呫嗫门人终节度,多谋国婿始乘传。

谁使知祥成翼虎,亦繇董氏作丛鹯。

进奏官还陈腹诏,董门既族孟门全。

一般逆罪分刑典,东西从此怨雠缠。

鸡踪反戟狐狼灭,马捶遥挥兔窟全。

牙兵尽作诸冲队,墨制新从五镇宣。

九旒殊锡何须赐,半载虚称谬握乾。

六臣受遗谁堪倚,七宝妆成百器奸。

北汉蜡丸书已漏,李家降表墨犹鲜。

自方诸葛人何在,望帝终教作杜鹃。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后蜀国的历史变迁与兴衰,充满了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深刻反思。首句“蜀山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年”,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后蜀国的古老与神秘,暗示其历史的久远。接下来的诗句通过“丛蚕已逝俾明死,力士初通秦塞烟”等描述,展现了后蜀国与外界的联系与冲突,以及其内部的政治斗争。

“石门剑阁天虽险,栈道钩梯地可连”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后蜀国地理环境的险峻与交通的艰难,同时也暗示了其政治局势的复杂。随后,“刘禅早失阴平路,李势葭萌复自颠”等诗句,通过历史人物的命运变化,揭示了后蜀国由盛转衰的过程。

“画红楼下非前府,濯锦江头变雪鋋”等句,进一步描绘了后蜀国社会风貌的变化,以及政权更迭带来的影响。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与反思,表达了对权力更替、国家兴衰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历史教训的警示。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别苏徯

故人有游子,弃掷傍天隅。

他日怜才命,居然屈壮图。

十年犹塌翼,绝倒为惊吁。

消渴今如在,提携愧老夫。

岂知台阁旧,先拂凤皇雏。

得实翻苍竹,栖枝把翠梧。

北辰当宇宙,南岳据江湖。

国带风尘色,兵张虎豹符。

数论封内事,挥发府中趋。

赠尔秦人策,莫鞭辕下驹。

(0)

瀼西寒望

水色含群动,朝光切太虚。

年侵频怅望,兴远一萧疏。

猿挂时相学,鸥行炯自如。

瞿唐春欲至,定卜瀼西居。

(0)

入彭蠡经松门观石镜缅怀谢康乐题诗书游览之志

谢公之彭蠡,因此游松门。

余方窥石镜,兼得穷江源。

将欲继风雅,岂徒清心魂。

前赏逾所见,后来道空存。

况属临汎美,而无洲渚喧。

漾水向东去,漳流直南奔。

空濛三川夕,回合千里昏。

青桂隐遥月,绿枫鸣愁猿。

水碧或可采,金精秘莫论。

吾将学仙去,冀与琴高言。

(0)

送蒲秀才擢第归蜀

去马疾如飞,看君战胜归。

新登郤诜第,更著老莱衣。

汉水行人少,巴山客舍稀。

向南风候暖,腊月见春辉。

(0)

冬至宿斋时郡君南内朝谒因寄

清斋独向丘园拜,盛服想君兴庆朝。

明日一阳生百福,不辞相望阻寒宵。

(0)

早行

旅途乘早景,策马独凄凄。

残影郡楼月,一声关树鸡。

听钟烟柳外,问渡水云西。

当自勉行役,终期功业齐。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