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入彭蠡经松门观石镜缅怀谢康乐题诗书游览之志》
《入彭蠡经松门观石镜缅怀谢康乐题诗书游览之志》全文
唐 / 李白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谢公之彭蠡,因此游松门。

余方窥石镜,兼得穷江源。

将欲继风雅,岂徒清心魂。

前赏逾所见,后来道空存。

况属临汎美,而无洲渚喧。

漾水向东去,漳流直南奔。

空濛三川夕,回合千里昏。

青桂隐遥月,绿枫鸣愁猿。

水碧或可采,金精秘莫论。

吾将学仙去,冀与琴高言。

(0)
翻译
谢公曾游彭蠡湖,这次又来到松门。
我正观赏石镜奇景,探寻长江源头的尽头。
我志在继承文人雅兴,岂止是为了净化心灵。
眼前的美景超越了想象,但后人只能凭道听途说。
更何况此刻泛舟美景,没有洲渚的喧嚣。
漾水向东流去,漳水向南疾奔。
傍晚时分,三川景色朦胧,千里之外的天际一片昏暗。
青色的桂树隐藏在远方的月光下,绿色的枫叶中传来哀愁的猿鸣。
碧绿的水面或许有宝物,但金精的秘密无人能言。
我将追寻仙道而去,希望能与琴高这样的仙人交谈。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高洁情操的追求。诗中通过描述彭蠡山水的壮丽景色,展示了诗人游览时的心境和情感体验。

"谢公之彭蠡,因此游松门",诗人借由历史上谢安(谢公)曾在此地游历,自己也随之来到这里,欣赏松门的美景。"余方窥石镜,兼得穷江源",表明诗人不仅观赏了石制的镜子,而且还探寻到了江水的源头。

接下来的几句"将欲继风雅,岂徒清心魂。前赏逾所见,后来道空存",诗人表达了想要继承古代文人的风格,不仅是为了保持内心的清明和高洁,还因为这种美好的体验难以用言语表达,留给后来的游者只有空旷的回忆。

在描绘自然景观时,诗人写道:"漾水向东去,漳流直南奔。空濛三川夕,回合千里昏",通过对水流方向和日落时分的描述,展现了壮阔的自然画卷。

"青桂隐遥月,绿枫鸣愁猿",诗人细腻地描绘了桂树在月光下的影态,以及鸟儿在枫树间发出愁思的声音,这些生动的景象增添了诗歌的意境。

最后几句"水碧或可采,金精秘莫论。吾将学仙去,冀与琴高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以及想要追求更高层次精神境界的愿望,希望能够像仙人一样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和谐共生。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彭蠡山水美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高洁情操和精神超脱的向往。

作者介绍
李白

李白
朝代:唐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生辰:701年-762年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猜你喜欢

十六观经颂.杂往生观第十三

重想弥陀二菩萨,神通变现事如前。

杂沓观成无量福,定生安养奉金仙。

(0)

偈六首·其三

去年今日时,红炉片雪飞。

今日去年时,曹娥读夜碑。

末后一句子,佛眼莫能窥。

白莲峰顶上,红日绕须弥。

鸟啄珊瑚树,鲸吞离水犀。

太平家业在,千古袭杨歧。

(0)

颂十六首·其三

转功就位,独看古风。再通消息,转位就功。

功位齐显,千岳万峰。又转春芳,俱隐位功。

毕竟不用,频弄万工。

(0)

偈十首·其一

外罢诸缘绝言语,内无喘息合幽玄。

心如墙壁忘功处,以入道源空劫前。

(0)

颂古十首·其一

做得些儿活计成,人前卖弄逞才能。

直饶踏杀人无数,也是西川老鬼精。

(0)

颂古十首·其七

卧龙才奋迅,猛虎便咆哮。

时人只见波涛涌,不知新月出林梢。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