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木丛篁傍水幽,澹烟晴日漾芳洲。
兰桡摇过山阴道,在昔人传镜里游。
灌木丛篁傍水幽,澹烟晴日漾芳洲。
兰桡摇过山阴道,在昔人传镜里游。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雅致的山水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片傍水而生的灌木丛和竹林,它们在水边形成一道幽静的景致。接着,淡淡的烟雾与明亮的日光交织在一起,为这片景色增添了几分朦胧之美,同时也映照出了水面上的芳洲,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兰桡摇过山阴道”,这里的“兰桡”指的是装饰华丽的船桨,诗人通过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行舟的优雅,也暗示了乘船之人悠然自得的心境。“山阴道”则是一个地名,常用来形容风景优美的道路或路径,此处借指诗人所经过的美丽山水之间。整句诗通过“兰桡”与“山阴道”的结合,营造出一种行进于美景之中的畅快感。
最后,“在昔人传镜里游”一句,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将眼前的景象比作古人通过镜子所见的美景。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赞叹,也暗含着一种时空交错的感觉,仿佛穿越历史,与古人共享这份自然之美。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山水、光影、行舟等元素的细腻描绘,以及巧妙的比喻运用,成功地营造出一幅既具视觉美感又富含哲思意味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独特审美情趣。
相见翻惆怅,应怜责废官。
过深惭禄在,识浅赖刑宽。
独失耕农业,同思弟侄欢。
衰贫羞客过,卑束会君难。
放鹤登云壁,浇花绕石坛。
兴远江海上,迹在是非端。
林密风声细,山高雨色寒。
悠然此中别,宾仆亦阑干。
映竹水田分,当山起雁群。
阳峰高对寺,阴井下通云。
雪昼唯逢鹤,花时此见君。
由来禅诵地,多有谢公文。
积雪三十日,车马路不通。
贫病交亲绝,想忆唯愿公。
春鸠报春归,苦寒生暗风。
檐乳堕悬玉,日脚浮轻红。
梅柳意却活,园圃冰始融。
更候四体好,方可到寺中。
桂岭千崖断,湘流一派通。
长沙今贾傅,东海旧于公。
章甫经殊俗,离骚继雅风。
金闺文作字,玉匣气成虹。
翰墨时招侣,丹青夙在公。
主恩留左掖,人望积南宫。
巧拙循名异,浮沈顾位同。
九迁归上略,三已契愚衷。
责谢庭中吏,悲宽塞上翁。
楚材欣有适,燕石愧无功。
山晓重岚外,林春苦雾中。
雪花翻海鹤,波影倒江枫。
去札频逢信,回帆早挂空。
避贤方有日,非敢爱微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