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藏卜筑向澄潭,鸥鹭初盟亦未寒。
砚墨洗云沉静影,钓丝垂月乱文湍。
风前远啸应轻阮,雪里深居不愧安。
有约过来东望剧,少微腾彩动秋峦。
归藏卜筑向澄潭,鸥鹭初盟亦未寒。
砚墨洗云沉静影,钓丝垂月乱文湍。
风前远啸应轻阮,雪里深居不愧安。
有约过来东望剧,少微腾彩动秋峦。
这首诗描绘了孙太白在苕溪草堂的生活场景,充满了宁静与自然之美。首联“归藏卜筑向澄潭,鸥鹭初盟亦未寒”以孙太白选择在清澈的水潭旁建造居所开篇,暗示其对自然环境的亲近与喜爱,鸥鹭作为伴侣的象征,也体现了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
颔联“砚墨洗云沉静影,钓丝垂月乱文湍”进一步展现了他的生活情趣。砚台中的墨水仿佛洗净了云朵的倒影,显得格外宁静;而月下垂钓的丝线则搅动着湍急的水流,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这两句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内心的平静。
颈联“风前远啸应轻阮,雪里深居不愧安”则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界的风雪时的超然态度。风中长啸的声音仿佛是对他内心自由的释放,而即使在寒冷的雪地里深居简出,他也不感到愧疚或不安,显示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尾联“有约过来东望剧,少微腾彩动秋峦”则以一个具体的活动——与友人相约东望,描绘了诗人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同时也暗示了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期待。少微星的升起,不仅增添了夜晚的色彩,也象征着希望与美好的到来。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孙太白在苕溪草堂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他与自然和谐共生、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惜。
凛冽倦玄冬,负暄嗜飞阁。
羲和流德泽,颛顼愧倚薄。
毛发具自和,肌肤潜沃若。
太阳信深仁,衰气欻有托。
欹倾烦注眼,容易收病脚。
流离木杪猿,翩跹山颠鹤。
用知苦聚散,哀乐日已作。
即事会赋诗,人生忽如昨。
古来遭丧乱,贤圣尽萧索。
胡为将暮年,忧世心力弱。
杖锡何来此,秋风已飒然。
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
放逐宁违性,虚空不离禅。
相逢成夜宿,陇月向人圆。
窜身来蜀地,同病得韦郎。
天下干戈满,江边岁月长。
别筵花欲暮,春日鬓俱苍。
为问南溪竹,抽梢合过墙。
雨声传两夜,寒事飒高秋。
挈带看朱绂,开箱睹黑裘。
世情只益睡,盗贼敢忘忧。
松菊新沾洗,茅齐慰远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