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锡何来此,秋风已飒然。
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
放逐宁违性,虚空不离禅。
相逢成夜宿,陇月向人圆。
杖锡何来此,秋风已飒然。
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
放逐宁违性,虚空不离禅。
相逢成夜宿,陇月向人圆。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隐逸自得的生活状态。诗人以“杖锡何来此”开篇,表达了对现世的脱离和对自然界的亲近。接着,“秋风已飒然”写出了季节的转换和环境的氛围。“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则是对庭院景象的描绘,其中“菊”与“莲”常带有高洁和清净的象征意义,通过它们被秋风雨打击的景象,反映出诗人面对自然无常的淡然。
“放逐宁违性,虚空不离禅”一句中,“放逐”意味着心灵的解脱,而“宁违性”则是说保持本性的宁静。“虚空不离禅”表达了诗人对于禅定、内在修养的追求。这里的“虚空”非指物理上的空间,而是一种精神状态,意境深远。
最后,“相逢成夜宿,陇月向人圆”写出了与友人的偶然相遇以及共度夜晚的情景。“陇月向人圆”则是对夜晚明月的描绘,月亮如同心灵之光照耀着诗人。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精神世界的刻画,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内在平和的心路历程。
鲤鱼何盘盘,瓠叶何幡幡。
弟兄相燕饮,其乐如新昏。
户庭无外侮,弦歌有馀閒。
人生无几何,骨肉相好难。
兄友而弟恭,所以承亲欢。
亲欢承不足,张侯在中谷。
兄射中熊罴,弟射中鸿鹄。
鸿鹄比其翼,熊罴同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