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历风霜祇自疑,难将身世问时宜。
穷愁只合吾侪事,姓氏羞为狱吏知。
见说成书刑铸鼎,不闻有梦召胥靡。
南山此去躬耕好,未可重题酒后诗。
阅历风霜祇自疑,难将身世问时宜。
穷愁只合吾侪事,姓氏羞为狱吏知。
见说成书刑铸鼎,不闻有梦召胥靡。
南山此去躬耕好,未可重题酒后诗。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潘柽章所作的《虎林漫成四首》中的第四首,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首句“阅历风霜祇自疑”,诗人以个人经历的艰辛和沧桑自嘲,暗示了对世事变迁的疑惑和无奈。次句“难将身世问时宜”进一步表达了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困惑,认为自己的遭遇并不符合当下的社会风气。
“穷愁只合吾侪事”揭示了诗人对自己身处困境的认同,认为贫穷和愁苦是知识分子的常态。然而,“姓氏羞为狱吏知”则流露出一种耻于被世俗眼光所束缚的情感,不愿让自己的姓名与低微的职业相联系。
“见说成书刑铸鼎,不闻有梦召胥靡”两句运用典故,表达对公正法律的期盼,希望社会能够公正执法,而不是像古代铸刑鼎那样严苛。同时,诗人也暗示自己并未完全放弃理想,仍有期待改变现状的愿望。
最后两句“南山此去躬耕好,未可重题酒后诗”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认为在南山躬耕是最适宜的选择,不再愿意在困顿中写下那些只能在酒后抒发愁绪的诗篇。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理想追求。
潇潇风雨蔽江津,闻尔归舟泪满巾。
却悟当年笔彩落,都缘无复画眉人。
忆初帘下牵衣别,犹见朱颜垂绿发。
岂期婺女遽还星,岂谓嫦娥遂奔月。
旧曾游处试相寻,飞尽繁花空绿阴。
妆阁尘生鸾镜掩,翠楼月落凤箫沉。
君家虽近朱明洞,从今空托梅花梦。
云母餐来事已虚,黍珠炼就成何用。
忆君挟策干明主,只道香闺聊暂处。
谁知未遂鸿鹄志,一旦先摧凤皇侣。
罗浮山下觅泉门,闻有孤鸾夜夜翻。
紫玉定怜韩重在,名香谁为返芳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