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存龙去迹成非,草木空山圣得知。
成败论人陈寿史,功名馀恨少陵诗。
初心何只三分汉,伟略徒誇十倍丕。
半夜松声捲风雨,犹如抱膝啸吟诗。
庐存龙去迹成非,草木空山圣得知。
成败论人陈寿史,功名馀恨少陵诗。
初心何只三分汉,伟略徒誇十倍丕。
半夜松声捲风雨,犹如抱膝啸吟诗。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李曾伯所作,题目为《以劝分出伏龙因谒武侯庙》。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历史英雄成败的思考,以及个人功名与文学创作的关系。
"庐存龙去迹成非"一句,意在表明历史上的英雄事迹已经成为过去,只留下遗迹作为凭证,而这些遗迹本身也变得不再真实。"草木空山圣得知"则是说只有自然万物才能洞察到这些伟大而又寂寞的历史。
接着,"成败论人陈寿史"指的是三国时期的史学家陈寿,他在《三国志》中对人物的成败进行了评价。"功名馀恨少陵诗"则是说历代才子李陵(即苏武)的诗作充满了对功名的渴望和遗憾。
第三句"初心何只三分汉"中的“初心”指的是最初的志向,“三分汉”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某个时期或事件,这里诗人表达了一种对于历史英雄事迹的怀念与自我反省。"伟略徒誇十倍丕"则是在强调自己的雄才大略,但这些都只是空谈,没有实际行动。
最后两句"半夜松声捲风雨,犹如抱膝啸吟诗"描绘了一个深夜里,风雨中松树的飒飒声响,如同古人抱膝长吟,抒发胸中的豪情。
李曾伯通过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他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才华的自信,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时代英雄已逝,个人的雄心壮志与时空隔离的哀愁。
饮君虹山堂,为君赋新诗。
虹山倚城雉,云木遥蔽亏。
堂构共閒邃,曲径何逶迤。
窥轩俯列壑,委砌滋轻荑。
兰葩无虚鲜,黄鸟逝相追。
美人抚鸣琴,四座含酸悲。
讵意弹者心,能令听者思。
贱子谢先晨,慷慨前致辞。
勿竞桃李荣,而遗松桂姿。
坎坷何足叹,丘壑良自怡。
马氏之先龙作友,万里长途一日走。
骅骝騄駬是其孙,渥洼大泽称灵薮。
生来乾甫何奔腾,霜蹄汗血气凭陵。
西涉流沙晷未昃,北经瀚海踏层冰。
雄心勃窣未能已,更过苍梧饮郁水。
都阃黄公伯乐俦,一见叹息不能止。
秣以香刍覆以衣,千金价重倾都市。
乾甫乾甫须努力,勿负当年知己识。
迩来边塞盛风尘,横行莫避阴山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