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咽枝头露,鸠抟树杪风。
窗窗凉意足,叶叶雨声雄。
案对灯花喜,宵分簟色融。
不知何水部,吟断滴阶中。
蝉咽枝头露,鸠抟树杪风。
窗窗凉意足,叶叶雨声雄。
案对灯花喜,宵分簟色融。
不知何水部,吟断滴阶中。
这首明代杨慎的《雨》描绘了一幅秋夜雨景图。首联“蝉咽枝头露,鸠抟树杪风”通过蝉鸣的低沉和鸠鸟在树枝间穿梭,展现了夜晚的静谧与微风的轻拂。颔联“窗窗凉意足,叶叶雨声雄”进一步渲染了秋雨带来的凉意,雨声如鼓,显得宏大而有力。
颈联“案对灯花喜,宵分簟色融”则转向室内,灯光下的案几映照着喜庆的灯花,夜晚渐深,竹席上的凉意也逐渐消融,透出一丝温馨。尾联“不知何水部,吟断滴阶中”以疑问语气收束,诗人想象着古代诗人水部(官职名,掌管水利)在这样的雨夜,或许也在吟咏,雨水滴落在台阶上,仿佛是诗歌的余韵。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意象,传达出秋雨带来的不同感受,既有自然的宁静,又有生活的温度,体现了杨慎独特的诗情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