矍铄翁徒誇被甲,玄真子自爱衣蓑。
昏花安得金篦刮,荒落犹将铁砚磨。
雄思湛深空自好,郊鸣寒苦几时和。
木鱼差异炎凉者,不鄙柴门夜夜过。
矍铄翁徒誇被甲,玄真子自爱衣蓑。
昏花安得金篦刮,荒落犹将铁砚磨。
雄思湛深空自好,郊鸣寒苦几时和。
木鱼差异炎凉者,不鄙柴门夜夜过。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或学者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矍铄翁徒誇被甲",翁为老人之意,这里可能指隐者自称,以表达对世俗战事的超脱态度;"玄真子自爱衣蓑"则显示了这位隐者对于简单生活的喜爱和满足。"昏花安得金篦刮"和"荒落犹将铁砚磨"两句,通过对昆虫和自然景象的细致描绘,表达了诗人在自然界中寻找灵感和知识的执着。
"雄思湛深空自好"一句,透露出诗人的胸襟广阔,思想深邃,他享受着这种孤独与思考的过程。"郊鸣寒苦几时和"则是对外界喧嚣与自己内心平和状态的一种对比,表达了对内心平静的渴望。
最后两句"木鱼差异炎凉者,不鄙柴门夜夜过",木鱼象征着佛教的清净与超脱,诗人通过木鱼声响的不同来感受自然界的变化,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简单生活、不被世俗所扰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隐者生活的细腻描写,以及对自然和内心世界的深刻体悟,展现了一个超脱尘嚣、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境界。
不奈衰须白,羞看朝鉴明。
聊凭佳节酒,强作少年情。
雨冷弊裘薄,风高醉帽倾。
如何不行乐,况复值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