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点缁尘不肯容,古来卓行许追踪。
东风门巷多桃李,雪后徂徕一树松。
半点缁尘不肯容,古来卓行许追踪。
东风门巷多桃李,雪后徂徕一树松。
这首诗以“半点缁尘不肯容”开篇,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纯净与高洁的追求。缁尘,指的是黑色的尘埃,这里比喻世俗的污浊和杂念。诗人强调自己不为这些所容,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品格。接下来,“古来卓行许追踪”,则表明诗人不仅追求个人的高洁,更希望自己的行为能成为后世的典范,供人追随。
“东风门巷多桃李”,转而描绘了一幅春日景象,东风吹拂,门巷间桃花盛开,绿柳轻摇,一片生机盎然。桃李,常用来象征美好的事物或人才,此处暗喻社会上众多的优秀人物。然而,诗人并未停留在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上,而是通过对比,突出了“雪后徂徕一树松”的独特之处。
“雪后徂徕一树松”,在雪后的山中,独有一株松树挺立,不畏严寒,保持其坚韧的本色。松树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贞不屈、傲骨铮铮的精神。这句诗通过对比桃李的娇嫩易折与松树的坚韧不拔,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质的推崇与向往。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寓言式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高尚情操的颂扬。
始予丱角来,家君绾铜墨。
县斋多休暇,县圃足戏剧。
虽云嗜梨栗,亦颇窥简册。
弟妹俱孩幼,亲发方如漆。
后予捧檄至,轩盖候广陌。
于时志气锐,门户况烜赫。
郡花照席红,湖柳拂鞍碧。
耆老互问讯,酒饩纷狼籍。
今予挑包过,城郭宛如昔。
高年凋落尽,满眼少朋识。
管子仕瘴烟,屈叟掩泉穸。
荜门访旧师,目闇面黧黑。
买醪与之酌,往事话历历。
既生异县感,遂起故乡忆。
吾翁墓草深,高堂已斑白。
贫居滫髓空,远游温凊隔。
二季官海滨,女子各有适。
曾不如阿奴,碌碌在母侧。
回思盛壮时,去矣复难得。
因成临川吟,吟罢泪横臆。
闻说琴堂似水清,天公产瑞告西成。
宛如唐叔称同颖,未羡相如诧一茎。
岳牧定应图画进,朝家曷有玺书旌。
侬诗社舞村歌尔,让紫薇郎作颂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