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姑熟杂咏.姑熟溪》
《姑熟杂咏.姑熟溪》全文
唐 / 李赤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爱此溪水闲,乘流兴无极。

击楫怕鸥惊,垂竿待鱼食。

波翻晓霞影,岸叠春山色。

何处浣纱人,红颜未相识。

(0)
翻译
我喜爱这宁静的溪水,顺着水流任由兴致无边漫游。
怕打桨的声音惊动了水中的鸥鸟,手持钓竿静候鱼儿上钩。
晨光中波浪翻涌,映照着朝霞的光影,河岸上春意盎然,山色层层叠叠。
在这溪边,哪位洗衣的少女,她的美丽我尚未有机会遇见。
注释
爱此:喜爱这样的。
溪水闲:宁静的溪水。
乘流:顺着水流。
兴无极:兴致无穷。
击楫:划桨。
鸥惊:惊动鸥鸟。
垂竿:手持钓竿。
鱼食:等待鱼儿上钩。
波翻:波浪翻涌。
晓霞影:早晨的霞光。
岸叠:山色层层。
春山色:春天的山色。
浣纱人:洗衣的女子。
红颜:美丽的容颜。
未相识:还未曾认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田园图,诗人对这条小溪的闲适环境充满了喜爱。"乘流兴无极"表达了诗人随波逐流,心情舒畅,无边界限的快乐感受。"击楫怕鸥惊"则是写诗人担忧一旦打水声响可能惊吓到溪中的鸟儿,显示出诗人对自然生态的细腻关怀。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波翻晓霞影"描绘了清晨阳光照耀下,溪水波纹与朝霞交辉映衬出的美丽景象,而"岸叠春山色"则写出了春天时节,层层叠叠的山峦呈现出生机勃勃之态。这些意象营造了一个和谐、生动的自然界面。

最后两句"何处浣纱人,红颜未相识"则是诗人在描绘溪边有人在洗涤丝绸,但却未曾见过她的容颜,这里透露出一丝神秘与遐想,也许是在表达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期待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生动的景象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

作者介绍

李赤
朝代:唐

李赤,唐朝诗人, 代表作《天山门》。王小波在杂文《极端体验》中说:“唐朝有位秀才先生,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因慕李太白为人,自起名为李赤。”如果王小波的这句话的依据是《李赤传》的话,就有些靠不住了,《李赤传》的开头是这么说的:“李赤,江湖浪人也。尝曰:‘吾善为歌诗,诗类李白。’故自号曰李赤。”
猜你喜欢

题八景八首,用杨修撰迁客韵呈黄侍御·其五玉井潆流

泉声出柳塘,晴练跨殊方。

润足千畦泽,甘分万井浆。

盈坎源源进,涵云烨烨光。

尘冠羞未濯,何处听沧浪。

(0)

题八景八首,用杨修撰迁客韵呈黄侍御·其一古柏参天

直干立清朝,还资雨露饶。

岂徒持劲节,时复长新标。

映日文成锦,鸣风韵比韶。

更看盘老鹤,仪羽出云霄。

(0)

从吾阮掌教予表兄也偶瞻遗像感赋

载瞻清像念飞黄,四十馀年驹隙忙。

玄泽几回遗我恨,青刍无地为君将。

鹤鸣华表今何世,云覆仙潭有故乡。

每忆舅家童稚日,不堪梨栗涕沾裳。

(0)

便道还乡阅月赴任和诸士大夫赠章·其二

滇云东泛楚江明,两月难消六载情。

执袂忽惊离远道,逢时何敢负苍生。

梧桐月上三山朗,棠荫春深奕叶清。

珍重赠词皆锦绣,岂徒言语侈冈城。

(0)

别驾卢慕泉表弟以新居举孙诗见教和之

隐隐江山结构新,望中佳气毓祥麟。

也应宗胤流芳远,不负侯封布泽勤。

台阁故雄今日景,风云尤藉后来人。

笑予蓑笠君朱绂,同对渔竿祝五云。

(0)

挽戚鳌峰太守

病觉侵寻已不支,犹从案牍问疮痍。

黄堂爵未论官贵,白版扉同作士时。

报称徒勤鬓已改,乞休虽切愿多遗。

西风薤露声何恶,歌向斜阳满路悲。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