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千年碧血痕,堂堂正气至今存。
亡奴只坐心无力,杀士宁知国有魂。
湘水自沉犹未酷,鼎湖一去只馀恩。
六飞惨澹秦关远,试问何人是祸根。
一纸千年碧血痕,堂堂正气至今存。
亡奴只坐心无力,杀士宁知国有魂。
湘水自沉犹未酷,鼎湖一去只馀恩。
六飞惨澹秦关远,试问何人是祸根。
这首诗是赵熙对中国历史人物唐才常的敬仰与感慨之作。首句“一纸千年碧血痕”,形象地描绘了唐才常的文字中蕴含的坚贞不屈和牺牲精神,犹如千年碧血染就,令人动容。次句“堂堂正气至今存”赞扬了他高尚的节操和正义之气,即使岁月流转,仍然历久弥新。
第三句“亡奴只坐心无力”,暗指唐才常对于国家衰败的无奈,他虽有志向,但力量有限,无法扭转乾坤。第四句“杀士宁知国有魂”则表达了对那些杀害忠良的统治者的谴责,暗示了国家的衰落并非仅因个人无力,而是统治者缺乏灵魂。
第五、六句“湘水自沉犹未酷,鼎湖一去只馀恩”,借湘妃投江和汉武帝的典故,表达对唐才常悲剧命运的同情,同时也寓含了对他的怀念和对其忠诚的肯定。最后一句“六飞惨澹秦关远,试问何人是祸根”,以秦关的遥远象征唐才常的悲剧结局,同时质问造成这一切的真正罪魁祸首。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唐才常事迹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英雄的敬仰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庞公南郡人,家在襄阳里。
何处偏来往,襄阳东陂是。
誓将业田种,终得保妻子。
何言二千石,乃欲劝吾仕。
鹳鹊巢茂林,鼋鼍穴深水。
万物从所欲,吾心亦如此。
不见鹿门山,朝朝白云起。
采药复采樵,优游终暮齿。
避马台中贵,登车岭外遥。
还因贡赋礼,来谒大明朝。
地入商山路,乡连渭水桥。
承恩返南越,尊酒重相邀。
每上襄阳楼,遥望龙山树。
郁茀吐冈岭,微蒙在烟雾。
下车岁已成,饰马闲馀步。
苦霜裛野草,爱日扬江煦。
云对石上塔,风吹松下路。
禅室宴三空,神祠同六趣。
儿童共戏谑,猿鸟相惊顾。
南识桓公台,北望先贤墓。
世上人何在,时闻心不住。
但传无尽灯,可使有情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