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颇幽闲,行行又几湾。
微茫听竹籁,次第较花颜。
林壑千层瀑,茅堂四面山。
卜居如得此,日日闭柴关。
一路颇幽闲,行行又几湾。
微茫听竹籁,次第较花颜。
林壑千层瀑,茅堂四面山。
卜居如得此,日日闭柴关。
这首明代诗人陈昂的《一路》描绘了一段宁静而清幽的旅程。首句“一路颇幽闲”直接表达了诗人行走过程中的心境,悠闲自在。接下来的“行行又几湾”通过连续的转弯,暗示了道路曲折,景色不断变化。
“微茫听竹籁”一句,诗人沉浸在竹林的沙沙声中,感受自然的轻柔旋律,这是一幅静谧的画面。而“次第较花颜”则将视线转向沿途的花朵,通过比较花的颜色和形态,展现出季节更迭的生动景象。
“林壑千层瀑”进一步描绘了山水之美,瀑布从层层叠叠的山林中倾泻而下,壮观而富有动态感。最后,“茅堂四面山”写出了居住环境的宁静与包围,茅草屋坐落在群山之中,显得格外和谐。
结尾“卜居如得此,日日闭柴关”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隐逸生活的向往,如果能在此处定居,他愿意每天静静地关闭柴门,享受这份远离尘嚣的宁静。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风光和个人心境,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金塘滟潋秋波长,红兰叶叶裙带香。
美人照水如照镜,自见清眸自断肠。
画师何处传深意,一点靥黄新破睡。
矫如天际下飞鸾,水面落花羞靡靡。
他时日映桑枝寒,东方千骑停金鞍。
在地愿为池沼水,只与蛾眉对面看。
相看脉脉情无底,相对终成路傍子。
君不见渐台水深鹊驾齐,浮槎无路空悲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