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日登虞山遇雨宿兴福禅院二首·其一》
《九日登虞山遇雨宿兴福禅院二首·其一》全文
明 / 黄淳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每到林峦觉眼明,登高况是客中情。

山当木落先疑雨,院有僧期不愿晴。

欹枕静听钟鼓报,推窗遥指涧泉生。

可怜一夜清无寐,心在前峰梦未成。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作者在虞山登高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首句“每到林峦觉眼明”,开篇即点出作者对山林之美的独特感受,仿佛每一次踏入自然之中,都能让心灵得到净化和明亮。接着,“登高况是客中情”一句,既表达了身在异乡的孤独与思乡之情,也暗示了登高望远带来的豁达与超脱。

“山当木落先疑雨,院有僧期不愿晴”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山林中落叶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雨水,以及禅院中僧侣期待的好天气,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与人的情感交织。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更蕴含了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欹枕静听钟鼓报,推窗遥指涧泉生”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体验。作者在夜晚,静静地听着寺庙中的钟鼓声,似乎在与自然界的韵律共鸣;推开窗户,远处的山涧泉水潺潺,仿佛是大自然最纯净的声音。这两句通过听觉与视觉的双重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最后,“可怜一夜清无寐,心在前峰梦未成”表达了作者因夜不能眠而产生的复杂心情。一方面,他被自然美景深深吸引,难以入眠;另一方面,心中或许还有未了之事或未尽之梦,使得梦境难以成真。这一句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作者在特定情境下对生命、自然与自我的深刻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黄淳耀

黄淳耀
朝代:明

黄淳耀(1605~1645)明末进士、抗清英雄。初名金耀,字蕴生,一字松厓,号陶庵,又号水镜居士,汉族,南直隶苏州府嘉定(今属上海)人。曾组“直言社”,崇祯十六年成进士,归益研经籍。弘光元年,嘉定人抗清起义,与侯峒曾被推为首领。城破后,与弟黄渊耀自缢于馆舍。能诗文,有《陶庵集》。
猜你喜欢

正月初四后十馀日病嗽不能出杂书十首·其四

客久已无味,更苦赀用乏。

年迈欲不竞,仍著疾病压。

相望五百年,老杜卧夔硖。

疲瘵困茧丝,遐荒敝戈甲。

谁方拥倾城,乐死有玉柙。

(0)

喜程道大至约诸友二首·其一

东篱残菊未成尘,所见悠然意尚真。

玉瓒常闻歌旱麓,白颠何得赋车邻。

欲遵饭颗山头路,合问深明閤里人。

赖是吾徒不全弱,能来尔汝话酸辛。

(0)

喜程道大至约诸友二首·其二

攒眉抱膝一衰翁,岂为区区口腹穷。

早向前朝阅诸老,曾微晚辈绍遗风。

草堂诗到夔州后,竹马年思大历中。

略共清谈商此事,未妨倾倒一樽同。

(0)

喜宗兄端叟再会武林还暨阳二首·其一

我亦七旬老,公为两岁兄。

共知吾辈拙,各赖此心平。

江海逃簪绂,乾坤寝甲兵。

喜逢又惜别,久幸荫宗盟。

(0)

虚谷志归十首·其八

一出春连夏,新诗几首成。

多因书土俗,稍亦记途程。

删削犹无暇,传抄未可轻。

近来多少俊,何敢与争名。

(0)

跋张明府独乐园图二首·其一

熙宁相住半山寺,元祐人宗独乐园。

早起庵中钓鱼手,未应宣靖失中原。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