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浮丘生》
《忆浮丘生》全文
明 / 林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瘴海民风异,炎荒客路难。

午深犹见雾,臈尽不知寒。

蚌月开晴岛,蛇珠射暗滩。

居夷虽可学,怀土泪阑干。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炎热潮湿的南方地区旅行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当地独特环境和文化的深刻洞察。

首联“瘴海民风异,炎荒客路难”点明了地点与环境的特殊性。瘴海,指的是南方潮湿多病的地方,这里的民风与北方大相径庭;炎荒,即炎热荒凉之地,暗示了旅途的艰难。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南方环境的与众不同和旅行的不易。

颔联“午深犹见雾,腊尽不知寒”进一步描绘了南方独特的气候特征。午时尚且能见到雾气,说明这里的湿度极大;而到了年末,却感受不到寒冷,体现了热带地区的温暖特性。这两句通过时间的变化,展现了南方气候的显著特点。

颈联“蚌月开晴岛,蛇珠射暗滩”则以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南方岛屿的自然景观。蚌月,可能是指满月时分,月光如蚌壳般明亮;晴岛,即晴朗之中的岛屿,这里用以形容月光照耀下的岛屿景象。蛇珠,可能是指某种发光的自然现象或传说中的宝石,用来形容暗滩上光线的奇妙。这两句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南方岛屿夜晚的美丽与神秘。

尾联“居夷虽可学,怀土泪阑干”表达了作者对南方生活的态度与情感。虽然可以学习并适应这里的文化生活,但心中仍怀念故乡,泪水不禁流淌。这一联既表现了作者对异乡生活的适应与接受,也流露出对家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在南方旅行时的独特体验和深刻思考,既有对外部世界的观察与描绘,也有对内心情感的细腻抒发。

作者介绍

林鸿
朝代:明

林鸿,明洪武十六年(1383)前后在世。字子羽,福建福清县城宏(横)街人。洪武初年,以《龙池春晓》和《孤雁》两诗得到明太祖赏识,荐授将乐训导,洪武七年(1374年)拜礼部精膳司员外郎。年未四十自免归。善作诗,诗法盛唐,为“闽中十才子”之首。诗法盛唐,书临晋帖,殆逼真矣,惜惟得其貌。《福清县志·人物志》记载:“……先朝遗老如吴海、陈亮辈皆极推许。
猜你喜欢

和效颦一首

诗能妨病语情真,才大犹如富傲贫。

强作手书诚愧我,那知腹稿不劳人。

生平酷好乐何苦,集本多传续又新。

拚却此身吟送老,百骸虽在果谁亲。

(0)

题化龙桥碑

桥以乡名曰万安,篆碑谁作曰溪干。

化龙二字重修得,归鹤千年耐久看。

钩画不凡非世有,精神欲动肯泥蟠。

崇宁石在文尤古,虹笔相辉射斗寒。

(0)

得京中书

故心人在贻书及,秃鬓翁惭信道痴。

千卷一琴甘隐矣,五穷三揖喜延之。

空山剩拟藏书去,好景祇愁得句迟。

倚杖看云陶处士,乐夫天命又何疑。

(0)

四和除字

白发馀生甘寂寞,丹书微累幸蠲除。

天留老眼谅人只,云本无心于我如。

千岁不知棋几局,二乘且论宝三车。

香山见彻人间事,断道为龙苦似鱼。

(0)

题吴司户思忠堂

我既题斋扁,堂名却又同。

进思臣职分,意慕世宗工。

欲问传心法,无如尽己功。

游杨朱吕后,先且学忠公。

(0)

再和柞山肠字一首

县知书卷饱撑肠,一倡殷勤十和章。

茅捲三重怜杜屋,株高八九羡韩堂。

利名谁信为缰锁,圣知人犹比桁杨。

万事不如祇浩饮,葡萄切莫换西凉。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