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议狱诗·其十七》
《议狱诗·其十七》全文
明 / 皇甫汸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服驽不若驴,艺禾在去秕。

每每原田中,无使滋蔓起。

文情及武赦,管仲㩁其理。

君恩自照微,偏枯非令美。

大赂重南金,愿遇陶朱子。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皇甫汸所作的《议狱诗》之十七,通过对比“服驽”与“驴”的不同用途,以及“去秕”与“艺禾”的农事比喻,来阐述治理国家和处理案件的道理。

首句“服驽不若驴”,以“驽”喻指能力平庸之人,而“驴”则因其能负重,被用来比喻有能力承担重任的人。这里暗含了对人才选拔的思考,即不应仅凭表面能力评价一个人,而应看其是否有承担重任的能力。

接着,“艺禾在去秕”与“去秕”与“艺禾”的对比,强调了在农业生产中去除杂草的重要性,以此类比到社会管理中,去除不良风气和行为,保持社会秩序的纯净和稳定。

“每每原田中,无使滋蔓起”进一步强调了预防胜于治疗的思想,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警惕并防止问题的滋生和蔓延。

“文情及武赦,管仲㩁其理”引用了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管仲的故事,管仲曾提出过“文武并用”的治国理念,即文治与武功相结合,既注重道德教化,也重视军事力量。这表明作者认为治理国家应当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既要有仁政德治,也要有必要的武力威慑。

“君恩自照微,偏枯非令美”表达了对君主恩泽的思考,指出过分偏爱某一方面的政策或措施并非长久之计,应当全面均衡,避免偏颇。

“大赂重南金,愿遇陶朱子”则借用了古代商贾陶朱公(范蠡)的故事,表达了希望遇到像陶朱公那样善于理财、经营有方的人物,暗示了对国家经济管理和财政政策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历史典故,探讨了人才选拔、社会管理、政策制定等多个层面的问题,体现了作者深邃的政治智慧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皇甫汸

皇甫汸
朝代:明

(1497—1582)明苏州长洲人,字子循,号百泉。皇甫录第三子。嘉靖八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云南佥事,以计典论黜。好声色狎游。工诗,尤精书法。有《百泉子绪论》、《解颐新语》、《皇甫司勋集》。 
猜你喜欢

题画四首·其二荷花鹡鸰

斜日回塘静,红莲花半开。

双双鹡鸰鸟,窥影去还来。

(0)

题画赠王都宪公度四首·其三

暂解簪缨憩翠微,公馀清适澹忘机。

此身虽在江湖远,魏阙心悬只尺威。

(0)

题水仙花·其二

幽思不可极,荡舟湘水间。

日莫遇佳人,弄珠妖且闲。

馨香随风发,秀色若可餐。

愿此托交甫,解佩以为欢。

(0)

和曹先生春游韵

载酒出城去,春山乐胜游。

风轻云淡淡,冰泮水悠悠。

我幸逢青眼,公无叹白头。

抚时须尽兴,一醉两忘忧。

(0)

郓城县

夜听墙下鸡,晓扫墙上霜。

鸡啼霜正白,繁星粲成章。

维兹古郓城,废塔河冰傍。

亦复有民社,鸡犬声相望。

我舟泊已久,徒旅行未遑。

回瞻百里间,形势转仓皇。

闷来走平陆,临眺齐鲁疆。

汶济日夜去,青徐互低昂。

泰山岳所尊,凫绎圣之邦。

归田事则远,怀古心孔伤。

(0)

送督造海舟钱使君还钱塘

鉴湖五月风露凉,玉人簸弄明月光。

陆离文采底相似,芙容下映双鸳鸯。

咫尺题诗掖垣去,綵笔香凝紫薇露。

长风吹送到蓬莱,又览珊瑚海中树。

勒马催船云满袍,楼船坐见帆樯高。

食单初捲贺监宅,归心已渡钱塘潮。

我昔东还卧荒甸,江海才华半相见。

山阴只共浮云间,不见能诗玉人面。

玉人环佩风泠泠,蕺山甬水空含情。

即今天子爱文采,春风殿上赋流莺。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