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恶移人信有力,宫姬尚取昆崙织。
刚姿未必广平爱,皓首谁怜赵岐息。
夷车衡茝荪芷荃,富矣离骚誇博识。
灵均颂橘不及梅,内白孰为有精色。
夫何卞玉楚见弃,素荣无乃珷玞石。
梅古贤人又何怨,伯夷正自求仁得。
氏以墨胎端自污,请效公输为削墨。
好恶移人信有力,宫姬尚取昆崙织。
刚姿未必广平爱,皓首谁怜赵岐息。
夷车衡茝荪芷荃,富矣离骚誇博识。
灵均颂橘不及梅,内白孰为有精色。
夫何卞玉楚见弃,素荣无乃珷玞石。
梅古贤人又何怨,伯夷正自求仁得。
氏以墨胎端自污,请效公输为削墨。
这首诗探讨了人的喜好对他人影响的力量,以宫妃选取昆仑织物为例,暗示这种影响力巨大。诗人指出,外表刚硬的人不一定能得到广泛的喜爱,而皓首之年的贤者也可能被忽视。接下来,诗人引用《离骚》中的典故,赞美其丰富的学识,但也暗示屈原对于梅的赞美不及对内在品质的追求。
诗人进一步借“卞玉”与“珷玞石”的比喻,表达对贤才被误解和弃置的感慨,认为古代贤人如梅,即使遭遇不公,仍坚守美德。最后,诗人以墨家自比,表示愿意像公输般坚守原则,即使身处污浊,也要保持自己的纯洁。整首诗语言深沉,寓言丰富,体现了宋代理学家郑清之的道德修养和人生哲学。
我看岳西云,君看岳北月。
长怀燕城南,相送十里别。
别来千馀日,日日忆不歇。
远寄一纸书,数字论白发。
太原郭夫子,行高文炳蔚。
弱龄负世誉,一举游月窟。
仙籍第三人,时人故称屈。
昔余吏西省,倾盖名籍籍。
及我窜群舒,向风心郁郁。
归来暮江上,云雾一披拂。
雷雨不下施,犹作池中物。
念君介然气,感时思奋发。
示我数篇文,与古争驰突。
綵缛粲英华,理深刮肌骨。
古诗尤精奥,史论皆宏拔。
举此措诸民,何忧民不活。
吁嗟吾道薄,与世长迂阔。
顾我徒有心,数奇身正绌。
论兵属少年,经国须儒术。
夫子无自轻,苍生正愁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