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地留连久,西湖得再游。
芰荷围画舫,杨柳护红楼。
风月苏堤夜,烟云葛岭秋。
买鲜沽美酒,且莫计觥筹。
胜地留连久,西湖得再游。
芰荷围画舫,杨柳护红楼。
风月苏堤夜,烟云葛岭秋。
买鲜沽美酒,且莫计觥筹。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再次游览西湖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热爱。首句“胜地留连久”表达了诗人对西湖这一美景的喜爱与不舍,愿意在此停留许久。接着,“西湖得再游”则点明了这是诗人第二次游览西湖,或许在前一次游览中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这次重游更加令人期待。
“芰荷围画舫,杨柳护红楼”两句,生动描绘了西湖畔的景色。芰荷(菱角和荷花)围绕着装饰华丽的船只,杨柳则守护着红楼,展现了西湖边独特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的和谐共存。这样的景象既美丽又富有诗意,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精美的画卷之中。
“风月苏堤夜,烟云葛岭秋”进一步渲染了西湖夜晚和秋季的迷人景色。苏堤是西湖上的一条著名长堤,夜晚的苏堤在月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宁静而浪漫;葛岭则是西湖附近的一座山,秋季的葛岭被烟云缭绕,给人一种神秘而又清新的感觉。这两句通过对比不同的季节和时间,展现了西湖四季变换中的不同魅力。
最后,“买鲜沽美酒,且莫计觥筹”表达了诗人沉浸于美景之中的愉悦心情。他愿意购买新鲜的食材,品尝美味的佳肴,并与友人共享这美好的时光,忘记了饮酒的计量,完全沉浸在西湖的自然美景和生活的乐趣之中。这种放纵与自由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湖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以及在自然美景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
鲁翁秀山归,虚翁钱塘留。
虚翁秀山来,鲁翁钱塘游。
中秋前三日,西东各登舟。
及至中秋夕,两翁空相求。
是夕亦无月,欲饮无朋俦。
重九谓胥会,独醉南山秋。
风雨更旬馀,掩关空室幽。
忽闻落叶响,野屦穿林陬。
惊视乃鲁翁,虚翁失百忧。
急呼一斗酒,果茹与儿谋。
俗态定难诘,时事勿浪筹。
默酌无一语,世人知此不。
天王理万国,势必委诸吏。
制字从一史,执法不可二。
奈何雍也面,胸臆伏私意。
两讼一求捷,两役一求避。
含糊卒未决,徐徐较馈遗。
酒果若羔雁,书画及弊器。
到官一物无,去官百需备。
此县与彼县,大率不相异。
独有楚县尹,不肯作此事。
无钱买归舟,仆马亦憔悴。
寒近衣犹单,暑退扇已掷。
生世成何事,卧念夜叹息。
四壁候虫鸣,不啻千且百。
其鸣果何谓,霜□还复蛰。
大块□□民,生死互促迫。
嗷嗷食土毛,灭去竟无迹。
髧髦昔何□,□今曶六十。
于道粗有闻,屡空未为厄。
意长岁年短,虑阔世俗窄。
欲为熟睡谋,可无伯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