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如梯空,突兀露脊背。
下临小坡阜,波涛浩破碎。
姽婳多余妍,奇怪或分外。
青苍虽一气,俯仰各殊态。
攀萝陟层巅,跨险入幽霭。
天工信好事,乘酣作狡狯。
当其抒壮藻,往往得奇概。
上有幽人居,似保清净退。
偃月作岩屏,裁云出松盖。
颇疑苏门徒,青眼非我辈。
余亦栖迟人,清辉澹相对。
逍遥久忘归,终焉谢尘壒。
高山如梯空,突兀露脊背。
下临小坡阜,波涛浩破碎。
姽婳多余妍,奇怪或分外。
青苍虽一气,俯仰各殊态。
攀萝陟层巅,跨险入幽霭。
天工信好事,乘酣作狡狯。
当其抒壮藻,往往得奇概。
上有幽人居,似保清净退。
偃月作岩屏,裁云出松盖。
颇疑苏门徒,青眼非我辈。
余亦栖迟人,清辉澹相对。
逍遥久忘归,终焉谢尘壒。
这首清代诗人蒋湘培的《山游》描绘了一幅峻峭山峰的壮丽景象。首句“高山如梯空”以比喻手法写出山势陡峭直入云霄,接下来的“突兀露脊背”形象地刻画了山峰的奇特轮廓。山下则是波涛汹涌的小坡和山谷,展现出动态与静态的对比。
诗人运用“姽婳多余妍,奇怪或分外”来形容山的多样形态,既有妩媚的一面,又有超乎寻常的奇异之美。青苍的山色虽然统一,但因视角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在攀登过程中,诗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仿佛天公作美,让人心情激昂。
山顶上隐居的人似乎过着清净的生活,他们的居所如同偃月岩屏,松树如云遮蔽,诗人猜测他们可能是苏门派的高人,但自谦不是同一类人。诗人自己也流连于山水之间,享受着清辉的陪伴,忘却尘世烦恼。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山的壮丽、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诗人自身的超脱心境,是一首富有意境的山水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