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促织鸣,南邻捣衣急。
思君隔九重,夜夜空伫立。
北窗轻幔垂,西户月光入。
何知白露下,坐视阶前湿。
谁能长分居,秋尽冬复及。
秋夜促织鸣,南邻捣衣急。
思君隔九重,夜夜空伫立。
北窗轻幔垂,西户月光入。
何知白露下,坐视阶前湿。
谁能长分居,秋尽冬复及。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夜里独自思考、怀念远方所爱之人的情景。诗人通过秋夜里的织女急促的鸣响和邻家女子匆忙地捣衣,传达出一种急迫和孤独的情感。思念之情如同隔着重重高墙难以触及,夜晚独自伫立,无尽的寂寞。
诗中通过北窗轻薄的帘幕与西边门扉透进来的月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哀伤的情境。白露下降,阶前湿润,这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象征着思念之情如同夜露一般无声地积聚。
最末尾两句“谁能长分居,秋尽冬复及”表达了诗人对久别重逢的渴望与无奈。秋天将尽,冬日又至,时间在不断流逝,而思念之情却无法随季节的更迭而消散。
这是一首充满深情和孤寂的情感抒发诗作,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