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傍双石立崔嵬,曾见游人几往来。
想得当年全盛日,好山横处尽楼台。
路傍双石立崔嵬,曾见游人几往来。
想得当年全盛日,好山横处尽楼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废园景象,通过双石的见证,展现了往昔的繁华与今日的荒凉对比。诗人以“路傍双石立崔嵬”开篇,形象地描绘了两座巨石矗立在路边,仿佛是历史的见证者,记录着过往的行人与变迁。接着,“曾见游人几往来”,点明了这些石头见证了无数人的来去,承载着时间的流转。
“想得当年全盛日”,诗人由此展开想象,回溯到那个繁盛的时代,那时的好山美景中,楼台林立,一片繁华景象。通过这一转折,诗人巧妙地将读者的思绪从现实的荒凉引向了过去的辉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尽楼台”三字,不仅描绘了当年的繁华景象,也暗含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今日荒凉的感慨。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时间和变迁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过往美好事物的追忆与惋惜之情。
肃城邻上苑,黄山迩桂宫。
雨歇连峰翠,烟开竟野通。
排虚翔戏鸟,跨水落长虹。
日下林全暗,云收岭半空。
山泉鸣石涧,地籁响岩风。
淅沥生丛筱,空濛泫网轩。
暝姿看远树,春意入尘根。
点细飘风急,声轻入夜繁。
雀喧争槿树,人静出蔬园。
瓦湿光先起,房深影易昏。
不应江上草,相与滞王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