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中钟磬十八寺,山腹茅茨三两家。
雨后乱溪清似发,霜前病叶赤于花。
悬厓万仞涂猩血,怪石千株插犬牙。
牢绊芒鞋行一月,出山慎勿向人誇。
峡中钟磬十八寺,山腹茅茨三两家。
雨后乱溪清似发,霜前病叶赤于花。
悬厓万仞涂猩血,怪石千株插犬牙。
牢绊芒鞋行一月,出山慎勿向人誇。
这首诗描绘了雁山的壮丽景色与幽静氛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趣的融合。
首句“峡中钟磬十八寺”,以钟磬之声渲染出山中寺庙的宁静与庄严,暗示着佛教文化的深远影响。接着“山腹茅茨三两家”则描绘了山间村落的隐逸生活,与寺庙形成对比,展现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与和谐。
“雨后乱溪清似发,霜前病叶赤于花”两句,运用对比手法,通过雨后的清澈溪流与霜前红叶的鲜艳色彩,营造出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同时也暗示了季节的更替与生命的循环。
“悬厓万仞涂猩血,怪石千株插犬牙”描绘了山崖的险峻与怪石的奇特,猩血般的岩壁与犬牙交错的石峰,既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与恐怖,也蕴含着生命的力量与坚韧。
最后,“牢绊芒鞋行一月,出山慎勿向人誇”表达了诗人深入山林的体验与感悟,强调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内心的平静,同时也提醒人们珍惜自然之美,避免过度宣扬,保持谦逊与内敛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雁山景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活哲理的独到见解,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深意的佳作。
携酒浇山去,鸣钲彻祭归。
青蔬蒸果蒻,白酒市无旗。
日暮人皆醉,夜深歌似啼。
故人书问我,何用久居夷。
春风入楚乡,与子别经岁。
有客过我门,携君尺书至。
昔我出京师,仓皇省家事。
遂令千里别,不一执君袂。
又闻子亦行,杖履若飘驶。
虽成相思诗,欲写不可寄。
飘飘山水梦,时与飞锡值。
乃能以书来,知子犹我记。
浮云随高风,聚散未可计。
迟君冰雪诗,濯我尘埃思。
秋山晚景凉,幽路转石壁。
稍知步武峻,渐与鸡犬隔。
层崖恃我西,悬瀑垂百尺。
崩腾捣重泓,昼夜碎圭璧。
天寒行已深,岭转客暂息。
最爱下山泉,潺潺马蹄侧。
重门敞幽寺,台殿互开辟。
野僧三四人,披衣出迎客。
阴阴修竹静,下有神龙宅。
泓澄一亩泉,黯黯万古色。
翛然改瞻视,异物如不隔。
萧萧毛发疏,伫立动神魄。
云低秋天阴,木落山日夕。
房寒灯火青,夜久人语寂。
通宵淡无梦,起望晓天白。
山川接周韩,清洛去不极。
我无轩冕意,野性自夙昔。
尘埃阻幽好,奔走愧谋食。
偷闲到丘壑,便欲老泉石。
君有在笼鹤,岂愿潜六翮。
将归且复止,既去缓吾策。
寄语山中人,行当蜡双屐。
《宿凤翅山悬泉寺》【宋·张耒】秋山晚景凉,幽路转石壁。稍知步武峻,渐与鸡犬隔。层崖恃我西,悬瀑垂百尺。崩腾捣重泓,昼夜碎圭璧。天寒行已深,岭转客暂息。最爱下山泉,潺潺马蹄侧。重门敞幽寺,台殿互开辟。野僧三四人,披衣出迎客。阴阴修竹静,下有神龙宅。泓澄一亩泉,黯黯万古色。翛然改瞻视,异物如不隔。萧萧毛发疏,伫立动神魄。云低秋天阴,木落山日夕。房寒灯火青,夜久人语寂。通宵淡无梦,起望晓天白。山川接周韩,清洛去不极。我无轩冕意,野性自夙昔。尘埃阻幽好,奔走愧谋食。偷闲到丘壑,便欲老泉石。君有在笼鹤,岂愿潜六翮。将归且复止,既去缓吾策。寄语山中人,行当蜡双屐。
https://shici.929r.com/shici/IGC6zlb1i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