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酒浇山去,鸣钲彻祭归。
青蔬蒸果蒻,白酒市无旗。
日暮人皆醉,夜深歌似啼。
故人书问我,何用久居夷。
携酒浇山去,鸣钲彻祭归。
青蔬蒸果蒻,白酒市无旗。
日暮人皆醉,夜深歌似啼。
故人书问我,何用久居夷。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画面,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对自然和乡土生活的深情。"携酒浇山去"一句,以一种豪迈的姿态开始,似乎是在进行某种仪式或是祭祀活动,但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由和放纵生活的向往。
"鸣钲彻祭归"中的“鸣钲”可能指的是古代的一种乐器,用以表示祭祀活动结束时的氛围。这里诗人用“彻”字形容祭祀的结束,给人一种庄重而又略带哀伤的情绪。
接下来的"青蔬蒸果蒻,白酒市无旗"一句,更是深入生活的细节之中。“青蔬”和“蒸果”都是乡间简单的食物,而“蒻菜”则可能是指祭祀时所用的特定蔬菜。这里诗人通过对食物的描写,展现了对平淡生活的珍视,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一隅。
"日暮人皆醉,夜深歌似啼"则是对一天结束后的景象进行描述。人们在黄昏后饮酒作乐,直至夜深,歌声仍旧不绝,如泣如诉,这种场景不仅展示了当时人民的生活状态,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一种情感寄托。
最后两句"故人书问我,何用久居夷"则是对外界或友人的询问做出的回应。这里的“夷”可能指的是边远的地方或不太发达的地区。这两句诗流露出一丝思乡之情,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某种无奈和困惑。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和他对于自然与乡土生活的深厚情感。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当时社会的一些侧面,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古代生活的一扇窗。
清源西郭先生庐,先生食贫身校书。
先生有母年八十,綵衣白日来庭除。
天朝旰食求秀孝,人偕计吏趋公车。
堂堂此士固殊众,浮湛不去将何如。
白头偏亲要菽水,青云有路迟吹嘘。
尧天自乐足甘旨,安仁时赋行版舆。
吾知忠臣出孝子,有道不独鸣州闾。
金花鸾诰指日至,丹枫雨露无时疏。
先生先生勉终初,功名一笑真绪馀。
高堂蚤夜承起居,病起加餐厌寒菹。
来兹逾八还望九,盘中好致春江鱼。
闻名不一识,始识还我辞。
问子何所之,出为百里师。
滦河偪幽朔,士有刚勇姿。
一陶以礼乐,揖让中州为。
傥可行所学,无择官高庳。
上以育人材,下以开民彝。
为国右庠序,深意良在兹。
海风天南起,桐叶初去枝。
诸侯起相送,张饮连夕晖。
子有二三策,宿昔献彤墀。
从来志经世,况有御史知。
兹焉发初轫,远大以相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