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馀乘兴步危楼,十里如云翠欲流。
多稼芃芃天外阔,平湖渺渺望中浮。
方忻民乐庭无讼,更听农歌岁有秋。
吏责已宽聊自得,待凭诗酒寓优游。
公馀乘兴步危楼,十里如云翠欲流。
多稼芃芃天外阔,平湖渺渺望中浮。
方忻民乐庭无讼,更听农歌岁有秋。
吏责已宽聊自得,待凭诗酒寓优游。
此诗描绘了官吏郑永中在公务之余,兴致勃勃地登临高楼,远眺美景的情景。诗中以“公馀乘兴步危楼”开篇,生动展现了诗人闲暇时的雅兴与情趣。接着,“十里如云翠欲流”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远处的山色比作流动的翠云,形象地描绘出山川之美。
“多稼芃芃天外阔,平湖渺渺望中浮”两句,进一步扩展了视野,不仅有广袤的田野,还有平静的湖泊,展现了大自然的广阔与宁静。诗人通过“多稼”和“平湖”的描写,既表现了对农业丰收景象的赞美,也寄托了对社会和谐稳定的美好愿望。
“方忻民乐庭无讼,更听农歌岁有秋”则表达了诗人对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安宁的喜悦之情,以及对年年丰收的期待。这两句体现了诗人关心民生、向往和平的社会理想。
最后,“吏责已宽聊自得,待凭诗酒寓优游”表明了诗人面对官职的压力,能够自我解脱,通过诗歌和美酒来寻求心灵的慰藉与放松。这反映了宋代文人士大夫追求精神自由与生活艺术化的时代特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观描绘和深邃的人文关怀,展现了宋代文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他们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精神境界。
度暑无好怀,凭危略幽致。
衣冠蔚如林,从我才一二。
兹山昔深登,岁月谁得记。
尚有名胜流,不与金石悴。
孰知千载后,我与子复至。
烟昏倏见灯,洪发恐无地。
领略章句手,割据英雄志。
兴坏容一瞬,今昔当几喟。
围山缺西北,放目不可制。
归怀纳清境,夜榻成良寐。
零落壁间诗,岂特彼所愧。
会逢南过适,不问西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