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须暮云合,白日无馀晖。
金波从地涌,宝燄穿林飞。
僧言自雄誇,俗骇无因依。
安知本地灵,发见随天机。
斯须暮云合,白日无馀晖。
金波从地涌,宝燄穿林飞。
僧言自雄誇,俗骇无因依。
安知本地灵,发见随天机。
这首诗描绘了傍晚时分的自然景象和对宗教现象的观察。"斯须暮云合"写出了天色迅速暗下来,云层聚合的情景;"白日无馀晖"进一步强调了光线的消失。接下来的"金波从地涌"可能是指月光透过云层,犹如金色的波浪涌现,"宝燄穿林飞"则形象地描绘了明亮的光芒穿透树林,如同火焰般飞舞。
诗人引用僧人的言论,暗示他们对此景象的解释可能带有自我夸耀的成分,而世俗之人对此感到惊讶,却找不到合理的解释。最后两句"安知本地灵,发见随天机"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背后神秘力量的敬畏,认为这种显现是顺应天意的神秘力量,而非人力所能预测或控制。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们的反应,展现了朱熹对于宇宙秩序和神秘力量的思考,体现了他深沉的哲学观。
孤城穷巷秋寂寂,美人停梭夜叹息。
空园露湿荆棘枝,荒蹊月照狐狸迹。
忆君去时儿在腹,走如黄犊爷未识。
紫姑吉语元无据,况凭瓦兆占归日。
嫁来不省出门前,魂梦何因识酒泉。
粉绵磨镜不忍照,女子盛时无十年。
故人零落久山丘,谁记京华第一流。
曹霸挥毫空万马,庖丁投刃解千牛。
相逢梦境何劳记,追想清言未免愁。
雷电取将遗稿尽,他年虚有茂陵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