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爵于公朝,拜恩于私室。
大义久不明,知己皆私昵。
将军怀国恩,成败弗所恤。
依违为袁氏,晚举犹未失。
惜哉群疑萃,一蹶太仓卒。
平生欠谋面,忠烈感吾笔。
使我早识公,救败岂无术。
犹当歌正气,坐待桑榆日。
受爵于公朝,拜恩于私室。
大义久不明,知己皆私昵。
将军怀国恩,成败弗所恤。
依违为袁氏,晚举犹未失。
惜哉群疑萃,一蹶太仓卒。
平生欠谋面,忠烈感吾笔。
使我早识公,救败岂无术。
犹当歌正气,坐待桑榆日。
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诗人郑孝胥为张忠武所作的挽诗,表达了对张忠武的敬仰和对其悲剧命运的感慨。诗中首先描述了张忠武在公私场合都表现出忠诚,但身处乱世,大义不明,个人与知己的关系显得复杂。接着提到张忠武虽然曾效忠袁氏,但最终选择较晚时坚定立场,这显示了他的智谋和坚守。
然而,诗中惋惜的是,张忠武在群疑纷扰中遭遇了突然的失败,他的壮志未酬令人痛心。诗人遗憾自己未能早年结识张忠武,否则或许能提供帮助,改变结局。最后,诗人表达出对张忠武正气的赞美,期待他的精神能在后世流传,如同夕阳余晖般照亮未来的日子。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张忠武事迹的回顾和评价,展现了诗人对忠臣义士的敬仰以及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
猛兽在深山,藜藿亦寿考。
况也济乱流,干城国之宝!
一朝捐宾客,三军哭孤岛;
李代桃亦僵,蒯易丝逾扰。
吁嗟周遗民,去作流离鸟;
路逢故鬼语,死生何草草!
野死媚乌鸢,水死蛟龙饱;
哀哉失所天,人命不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