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落晓空寒,茅檐一尺宽。
乱声依竹密,斜片打窗残。
绝谷炊烟断,开门去路难。
枕书眠白昼,人说似袁安。
风落晓空寒,茅檐一尺宽。
乱声依竹密,斜片打窗残。
绝谷炊烟断,开门去路难。
枕书眠白昼,人说似袁安。
这首诗名为《雪屋》,是宋代诗人释文珦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幅冬日清晨的景象,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茅檐下的生活情境。
首句“风落晓空寒”,以风声和早晨的寒冷空气渲染出雪后的寂静与清冷。接着,“茅檐一尺宽”描绘了简朴的居所,突出空间的狭小,暗示了生活的艰辛。接下来两句“乱声依竹密,斜片打窗残”,通过“乱声”和“斜片”形象地刻画了雪花飘落的声音和形状,以及它们打在窗户上的动态画面。
“绝谷炊烟断,开门去路难”进一步描绘了雪后道路的艰难,炊烟中断可能意味着远处村落也被大雪阻隔,出门的路变得险阻重重。最后,“枕书眠白昼,人说似袁安”,诗人以东汉名士袁安为典故,表达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下依然静心读书,安然度日,展现出坚韧的生活态度和淡泊的品格。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雪屋中的生活场景,寓含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和坚韧精神,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