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边一树垂垂花,酒杯曾觅黄公家。
谁教五出作黄蜡,六出休论属尤物。
鼻端有窍侬自知,群儿空诵诗人诗。
天公与花不与叶,要遣孤芳作超绝。
缅怀南徐江上山,醉入梅花海中眠。
梅花乱落青鸟去,大是天公送君句。
天公定不辜吾人,蜡梅句法聊付君。
禅床僧几梦吴越,煮菜从来满斋钵。
江边一树垂垂花,酒杯曾觅黄公家。
谁教五出作黄蜡,六出休论属尤物。
鼻端有窍侬自知,群儿空诵诗人诗。
天公与花不与叶,要遣孤芳作超绝。
缅怀南徐江上山,醉入梅花海中眠。
梅花乱落青鸟去,大是天公送君句。
天公定不辜吾人,蜡梅句法聊付君。
禅床僧几梦吴越,煮菜从来满斋钵。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则礼的《和蜡梅诗》,其中蕴含着对自然美景的深情描绘与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开篇“江边一树垂垂花,酒杯曾觅黄公家”两句,设定了一种闲适幽雅的意境,似乎诗人在江边偶遇蜡梅之美景,并通过对比,表现了诗人对蜡梅独特香气和美丽外观的赞赏。
接下来的“谁教五出作黄蜡,六出休论属尤物”两句,则是从蜡梅花的另一角度来进行描写。蜡梅花分为五出与六出之别,分别象征着不同等级的品质和香味,诗人通过这种对比,不仅展示了其对植物学知识的了解,也透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独到的鉴赏眼光。
“鼻端有窍侬自知,群儿空诵诗人诗”两句,则是从个人体验出发,诗人通过嗅觉捕捉蜡梅花香,同时感慨于世人对诗人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未能深刻领会其内涵。
“天公与花不与叶, 要遣孤芳作超绝”两句,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于蜡梅的独爱之情。这里的“天公”,形象地比喻着自然赋予蜡梅以特别的美丽,而非其他凡物。
最后,“缅怀南徐江上山,醉入梅花海中眠”和“梅花乱落青鸟去,大是天公送君句。天公定不辜吾人,蜡梅句法聊付君。”几句,则是诗人在对蜡梅的情感缅怀中,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审美体验和情感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蜡梅花的细腻描写,以及个人情感与自然之美的交融,展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文化修养与审美情趣。
可怜扰扰雪中人,饥饱终同寓一尘。
老桧作花真强项,冻鸢储肉巧谋身。
忍寒吟咏君堪笑,得暖欢呼我未贫。
坐听屐声知有路,拥裘来看玉梅春。
蓬莱海上峰,玉立色不改。
孤根捍滔天,云骨有破碎。
阳侯杀廉角,阴火发光彩。
累累弹丸间,琐细或珠琲。
阎浮一沤耳,真妄果安在。
我持此石归,袖中有东海。
垂慈老人眼,俯仰了大块。
置之盆盎中,日与山海对。
明年菖蒲根,连络不可解。
倘有蟠桃生,旦暮犹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