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素问十六首·其七》
《读素问十六首·其七》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窭人冒杀气,感寒多两伤。

贵者不其然,所患由高粱。

美石能发瘨,芳草能发狂。

喜怒不中节,邂逅身亦亡。

(0)
翻译
贫困的人冒着危险的气息,寒冷使他们更加受伤。
富贵之人不会如此,他们的忧虑源自于奢华的生活。
美丽的石头能引发疾病,芳香的草木能使人疯狂。
情绪失控没有节制,意外之下也可能丧命。
注释
窭人:贫困的人。
冒杀气:冒着危险的气息。
感寒:受寒冷影响。
多两伤:更加受伤。
贵者:富贵之人。
不其然:不会如此。
所患:忧虑的事。
高粱:指奢侈的生活。
美石:美丽的石头。
发瘨:引发疾病。
芳草:芳香的草木。
发狂:使人疯狂。
喜怒:喜怒情绪。
中节:有节制。
邂逅:意外。
身亦亡:丧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社会现象,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问题的深刻洞察。"窭人冒杀气,感寒多两伤"一句,形象地描述了底层民众在困苦中承受着巨大的生存压力,他们的生活环境恶劣,不仅身体受损,精神上也备受摧残。"贵者不其然,所患由高粱"则是对比之句,指出富贵之人与普通民众的境遇迥异,他们的疾病源自于过度的奢侈和不适的饮食习惯。这两句间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贫富差距和阶层矛盾。

"美石能发瘨,芳草能发狂"则是通过对自然事物的观察,隐喻人在不同环境中会产生不同的情感和行为反应。美丽的玉石可能引起贪婪之心,而鲜花绿草也许会激发出某种狂热或迷失。这里诗人巧妙地揭示了人性中的复杂性和易受外界影响的特点。

"喜怒不中节,邂逅身亦亡"一句,则是对过度情绪波动的警示。在古代哲学中,"中节"指的是适度、平衡的情绪状态。而诗人这里告诫人们,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喜怒哀乐,使之过度,不仅影响身心健康,甚至可能导致个人的毁灭。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探讨了社会问题、人性复杂性以及情绪管理的重要性。诗人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精湛的艺术表现,传达出对世事的理解和警世之意。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送季天中秋日东行

千山落日淡高旻,万里秋风促去轮。

自是圣朝无阙事,何妨天末有孤臣。

霜侵列戍笳声急,云卷平沙月影新。

我亦梧桐花下客,至今魂梦愧斯人。

(0)

江城子

草堂潇洒淅江头。傍林丘。买扁舟。

隔岸红尘,无路近沙鸥。

枕上有书尊有酒,身外事,更何求。

暮云归鸟仲宣楼。敝貂裘。为谁留。

千古书生,那得尽封侯。

好在半山亭下路,闻未老,去来休。

(0)

班超

人生适意在家山,万里封侯老未还。

燕颔虎头成底事,但求生入玉门关。

(0)

摸鱼儿.观潮上叶丞相

望飞来半空鸥鹭,须臾动地鼙鼓。截江组练驱山去,鏖战未收貔虎。朝又暮。诮惯得、吴儿不怕蛟龙怒。风波平步。看红旆惊飞,貔鱼直上,蹙踏浪花舞。

凭谁问,万里长鲸吞吐,人间儿戏千弩。滔天力倦知何事,白马素车东去。堪恨处,人道是、属镂怨愤终千古。功名自误。谩教得陶朱,五湖西子,一舸弄烟雨。

(0)

十二月十七日夜坐达晓,寄子由

灯烬不挑垂暗蕊,炉灰重拨尚馀薰。

清风欲发鸦翻树,缺月初升犬吠云。

闭眼此心新活计,随身孤影旧知闻。

雷州别驾应危坐,跨海清光与子分。

(0)

次韵王觌正言喜雪

圣人与天通,有诏宽狱市。

好语夜喧街,湿云朝覆砌。

纷然退朝后,色映宫槐媚。

欲誇剪刻工,故上朱蓝袂。

我方执笔侍,未敢书上瑞。

君犹伏阁争,高论亦少慰。

霏霏止还作,盎盎风与气。

神龙久潜伏,一怒势必倍。

行当见三白,拜舞欢万岁。

归来饮君家,酣咏追《既醉》。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