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愁也似月明多。
- 鉴赏
这首诗出自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之手,名为《句(其十五)》。在“闲愁也似月明多”这句中,诗人巧妙地将抽象的情感——闲愁与具体的自然景象——月光联系起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意象。
“闲愁”二字,直接点出了诗人的内心情感状态,即一种无由而生、难以排遣的忧愁。这种愁绪不同于因特定事件引发的痛苦或悲伤,而是更为普遍、难以捉摸的情绪体验。它可能源于对生活的思考、对未来的不确定,或是对过去的怀念,总之,是一种弥漫于日常生活的淡淡的哀愁。
“也似月明多”,则通过比喻手法,将闲愁与月光相比较。月光以其明亮、纯净、永恒的特点,象征着一种超脱世俗、超越时间的情感状态。然而,在这里,诗人却说“也似”,意味着尽管月光如此美好,却也无法完全消除内心的愁绪。这里的“多”字,既强调了愁绪的普遍存在,也暗示了愁绪的复杂和深邃,仿佛无论月光多么明亮,都无法照亮心灵深处的阴暗角落。
整句话通过对比和比喻,不仅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还表达了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洞察:即使在看似宁静美好的事物面前,人们内心的情感世界依然可能充满波澜。这种对内心世界的细腻捕捉和深刻反思,正是李清照诗歌的魅力所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小重山令.黄君坦天风海涛楼图。楼在青岛,为先德避地栖隐所筑
闻说桃源不避秦。依依南雁侣,尽愁人。
一楼高纳海天云。思先泽,薇蕨尚留春。
山旧劫灰新。蓬莱清浅水,又逡巡。
九州何日澹烟尘。金台侧,还吊望诸君。
望南云慢.和少滨故宫杏花,用沈公述韵
寂寞愁红,对冷沼荒台,遮眼春光。
依云傍日,已玉楼醒梦,有金井余芳。
前夜东风悄,尚未觉、繁枝退香。
此花何似,似侣伶元,拥髻残妆。空伤。
泪滴铜仙,深严藏室,新移带草成行。
红桑换劫,便葵麦玄都,一例悲凉。
短发羞簪绿,任暗吟、江头断肠。
客怀同倦,暮雨吴歌,别自思量。

